閱讀12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中汽研:中外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存在四大差距

在9月13日召開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研洽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也即人們俗稱的“中汽研”)北京工作部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成表示,我國燃料電池材料與關鍵部件技術基礎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耐久性、功率密度和低成本技術明顯落後。

資料顯示,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日益受到全球各主要國家的重視,中國也不例外。2015年5月8日,工信部發布《中國製2025》,明確了“繼續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成工業體係和創新體係,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發展戰略。

2016年4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明確支持“氫能與燃料技術創新”。

朱成指出,中外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麵。首先,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零部件方麵,基本沒有成熟產品,產業鏈配套體係很不完善;其次,燃料電池電堆的耐久性方麵,我國僅為幾千小時,國際上已實現超過1萬小時;第三,轎車集成和控製的水平差距不大,但燃料電池電堆的功率密度明顯低;第四,燃料電池客車的混合動力係統的構型和集成水平和國際相當,但受製於燃料電池電堆水平,整車耐久性和可靠性明顯偏低。

為此,朱成建議,燃料電池產業需要解決五大問題。

第一,加大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膜、炭紙、催化劑、MEA、雙極板等)批量生產線的資助力度與研發投入,實現關鍵材料國產化,為燃料電池商業化奠定基礎。

第二,提高電堆性能的同時,重點提高電堆的可靠性與耐久性。

第三,促進燃料電池過程研究結果與發動機生產單位的融合,進一步深入研究陽極水管理過程、低溫啟動,係統模塊化,提高燃料電池係統的可靠性與壽命。

第四,發展燃料電池電堆快速評價方法,推進加氫站建設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運行,以示範帶動技術鏈與產業鏈的發展。

第五,超低鉑,非鉑催化劑和電極的開發與使用是艱巨而長久的任務。

針對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朱成建議,重視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及裝備製造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強加氫站安全方麵的技術研究;加大研發力度重點在製氫以及有機液態儲氫技術,解決製氫儲氫問題。研究高效低成本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製氫技術,根據國情及不同地域特征進行製氫技術研究。

最後更新:2017-09-14 13:50:56

  上一篇:go 申能集團:將加強與騰訊戰略合作 同時啟動實施燃氣改革總體方案
  下一篇:go 河北邯鄲超額完成去產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