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財經資訊
監管加碼!比特幣價格再跳水 跌幅擴大至18%
摘要
火幣網比特幣報價跌幅擴大至18%,幣行比特幣報價跌幅擴大至16%。

東方財富網15日訊,繼上海監管隔夜出手後,北京市監管機構日內亦要求比特幣交易平台公告關閉時間,比特幣日內再度跳水,據火幣網數據,火幣網比特幣報價跌幅擴大至18%,幣行比特幣報價跌幅擴大至16%。
日內稍早北京監管部門約談轄下比特幣交易所,要求今日24點前發布公告,明確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的最終時間,並宣布立即停止新用戶注冊。
監管政策回顧
9月14日晚 ,比特幣中國發布公告稱,經慎重討論決定,比特幣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14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2017年9月3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2017年9月13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指出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並強調“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台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比特幣交易存在風險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稱,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平台技術風險也較高,易遭黑客入侵盜竊,國際上已發生多起交易平台遭黑客入侵盜竊事件。
投資者通過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參與投機炒作,麵臨價格大幅波動風險、安全性風險等,易造成資金損失。
據了解,全世界範圍內,比特幣的交易活動主要在中國。
2013年11月,比特幣價格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裏從750元上漲到最高7589元,隨後便“高台跳水”,一周多跌回到了2000元,累計跌幅達74%。這一事件促使中國對比特幣開始進行監管。
同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而是一種虛擬商品”的性質,同時禁止中國的銀行和支付機構直接或間接參與比特幣兌換交易,但普通中國公民仍可將比特幣作為一種商品來交易。
2017年初,比特幣再次開啟新一輪暴漲暴跌,僅比特幣中國、幣行Okcoin、火幣網三家國內平台交易量就達到全球的98%。在監管介入之後,中國境內的交易量明顯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
各國加強監管比特幣交易前路何在
對於比特幣交易的監管治理,中國並不是獨行者。
今年4月,日本國內修訂版的《支付服務法案》承認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支付手段的合法性,並實施KYC政策,即對賬戶持有人的強化審查,了解資金來源合法性,是反洗錢用於預防腐敗的製度基礎。交易所必須開始核查開戶用戶的身份,保管交易記錄,並且向監管機構報告可疑交易。
在新加坡,主要是征稅方麵的考慮,其稅務局表示,當比特幣被出售或者對商品進行支付的時候收取一定賦稅。今年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明,如果數字代幣構成證券與期貨法案(SFA)中監管的產品,其發售或發行將受金融管理局的監管。
俄羅斯針對比特幣最新的消息是,俄羅斯央行提議將比特幣定為數字商品,並對其進行征稅。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9月3日表示,將加大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監管,並對利用數字貨幣進行洗錢、非法融資和其他違法交易的行為展開調查。該委員會稱,應警惕近期數字貨幣的交易量和波動範圍“過度”帶來的風險,防止違法交易和單純的投機行為。
美國華盛頓州相對嚴格,規定了數字貨幣交易所需要申請牌照,同時要求獨立第三方審核,並要求購買一定金額的“風險保證債券”。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16 15: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