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3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A股半年報觀察:鋼鐵煤炭股上半年業績逆襲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一度陷入困境的鋼鐵煤炭企業正煥發新活力。剛剛公布完畢的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采掘、鋼鐵、建材、有色等周期性行業淨利潤增長率名列前茅。

統計顯示,以石油、煤炭開采為主營業務的采掘業上市公司在上半年業績大幅改善,63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5110億元,淨利潤達60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28%、4563%。

其中,中國石油與中國神華兩大巨頭就聯手貢獻了超半數的淨利潤。

受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等主要產品價格上升及銷售量增加綜合影響,中國石油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額9759.09億元,同比增長32%;淨利潤則因去年低基數效應,同比增長23倍。

同樣受益於上半年煤炭價格上漲,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均值590元/噸,同比上升52.6%。“2017年上半年,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價格高位波動。”中國神華表示,公司緊跟市場,抓住煤炭、電力行業的有利時機,精心組織煤源,加強一體化運營,強化市場營銷,優化成本管控,在穩定市場中積極作為,實現煤炭、電力、運輸業務量的協同增加,上半年經營業績大幅增長。

“如果剔除對行業影響較大的中國神華,27家煤炭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淨利潤267億元,同比上漲1288%;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15億元,同比上漲1246%。”中信建投煤炭行業分析師李俊鬆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同比業績的好轉主要是由於煤炭價格同比大幅上漲,2016年上半年價格基本呈現走跌的態勢,2017年上半年價格經過前期煤價大幅上漲之後處於明顯高位。

與煤炭曾經同為“難兄難弟”的鋼鐵行業上半年也迎來盈利大幅改善。

“在貨幣化棚改托底三四線地產穩住需求及打擊地條鋼壓製表外供給的雙重因素作用下,上市鋼企上半年經營量價齊升,收入由此同比增幅擴大至46.8%。雖然上半年成本因低基數效應同比增幅更大,但仍難掩行業豐厚盈利。”長江證券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9家上市鋼企扣非淨利潤達198億元,行業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升至4.24%,均創2011年來同期新高;上市鋼企噸鋼毛利同比增加100元至592元,創2008年來同期新高。

“鋼鐵、采掘、有色金屬等周期性板塊上市公司業績回暖,佐證了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

但周期股業績回暖,是否預示中國經濟進入“新周期”?這一問題也引發了券商首席經濟學家的廣泛爭論。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是堅定的“新周期”派,他表示,“新周期”與所有新生事物和機遇的到來一樣,必將經曆“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四個階段。經過六年多的市場出清,疊加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督察,中國經濟正站在新周期的底部和起點上。新周期的核心是,在產能周期的第三個階段,產能出清,行業集中度提升,剩者為王,企業盈利改善,銀行不良率下降,資產負債表修複,為新一輪產能擴張蓄積能量。

質疑的聲音同樣不少,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李迅雷在《不要用顯微鏡來尋找經濟周期拐點》一文中表示:“大家之所以每年都能找到那麼多曆史性的‘拐點’,是因為對短期波動看得過重,誤把浪花看成浪潮。”他對任澤平提出的“‘新周期’靠供給推動”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他表示:“僅靠供給側約束是不能帶動需求的,無需求就無周期。而目前國內消費仍顯不足,要增加消費需求,需要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最後更新:2017-09-05 18:17:30

  上一篇:go 全國首批海運冰鮮美國牛肉入境上海
  下一篇:go 地產商“進擊”粵港澳大灣區:誰知道未來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