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財經資訊
煤電上市公司冰火兩重天:九成電企淨利下滑 九成煤企淨利大增
2017年半年報已披露完畢,從上半年業績來看,煤、電企業這對“蹺蹺板” 再次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境地。數據顯示,有超過九成的電企上半年淨利潤下滑,還有8家電企陷入虧損;而26家煤企上半年業績均實現大幅增長。業內人士還預計,下半年,煤價繼續處於高位,電企將持續虧損,煤電矛盾恐仍將激化。而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神華國電已宣布合並重組,煤電聯姻有助於提升雙方的盈利能力。
分析師表示,首例煤電重組落地後,其它能源央企也有望繼續進行煤電重組。一方麵為緩解煤電矛盾,另一方麵也為助力火電去產能。
8家電力公司虧損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29家電企中,有8家虧損,包括漳澤電力、華銀電力、華電國際和新能泰山等。
其中,漳澤電力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1億元,同比下降324.21%。公司表示,燃煤采購價格升高,導致燃煤成本增加。
華電國際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6.48億元,同比增長23.99%;淨利潤虧損2.12億元,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燃煤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公司上年同期盈利26.35億元。
浙能電力、國電電力和國投電力最賺錢,分別實現淨利潤23.8億元、17.7億元和12.9億元。
數據還顯示,除了深南電A和涪陵電力,其餘27家電企淨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占比高達93%。
其中,新能泰山淨利潤大降484%,長源電力、豫能控股和皖能電力降幅都超過100%。
具體來看,新能泰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億元,公司表示,本報告期與上年同期相比,電煤價格大幅上漲,公司燃料成本大幅上升,發電業務出現較大虧損。
長源電力上半年淨利潤虧損9015.5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3.06億元。對於虧損的原因,長源電力表示,受國家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影響,煤炭供應持續偏緊態勢,煤價整體維持高位運行,公司綜合入爐標煤單價同比大幅上漲,致使公司燃料成本同比增加,營業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煤價持續處於高位。雖然煤企賺了個盆滿缽滿,但電企卻由於成本過高,陷入虧損或者淨利大幅下滑的境地。煤電矛盾也再次激化。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的統計,26家煤企淨利潤實現大幅增長占到煤企總數九成,淨利潤上漲幅度超10倍的就有5家煤企。而不容樂觀的是,煤電企業冰火兩重天這種局麵還將繼續下去。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表示,下半年,全國電力供應能力將呈現總體富餘、部分地區相對過剩的走勢。電煤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市場交易電量降價幅度較大、且規模繼續擴大,發電成本難以有效向外疏導,預計發電企業生產經營繼續麵臨嚴峻困難與挑戰。
煤電重組將緩解上下遊矛盾
日前,神華國電已經宣布將重組,這為解決煤電矛盾提供了一種思路,如此合並將有助於提升雙方的盈利能力。
申萬宏源分析師劉曉寧表示,當前神華煤炭內銷比率大約30%左右,整合完成後內銷比率有望提升到50%-60%,煤炭業務盈利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同時,國電未來有望借助神華渠道獲得年度長協煤炭供應(當前年度合同煤價557元/噸,現貨614元/噸,價差顯著),降低成本且減少成本波動;可通過集團旗下運輸資源與火電業務的協同降低成本;可實現裝機大幅擴張,加強火電業務競爭力。由於煤電聯營的諸多優勢,國電電力未來有望成為A股稀缺的盈利穩定的火電標的。
神華國電的重組似乎讓一直以來處於“你死我活”狀態的煤企和電企看到了希望。煤電聯營可有效降低火電企業成本和盈利波動,打破煤電供需矛盾,不再出現由於煤價的漲跌而有人哭有人笑的尷尬局麵。
劉曉寧還指出,根據國家煤電供給側改革方案,後續其它能源央企也將有望通過煤電聯姻或者電力企業之間重組等多種方式,緩解市場煤、計劃電之間的長期矛盾。同時電力央企數量減少也有利於裝機規劃更為理性,助力火電供給側改革推進。而雪上加霜的是,火電行業除了麵臨成本過高,還有產能過剩的問題。8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推動火電、電解鋁、建材等行業開展減量減產,嚴控新增產能”。
前不久,16部委還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依法依規淘汰關停不符合要求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含燃煤自備機組);對未核先建、違規核準、批建不符、開工手續不全等違規煤電項目一律停工、停產,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分類處理;預警等級為紅色和橙色的省份,不再新增煤電規劃建設規模,2020年底前已納入規劃基地外送項目的投產規模原則上減半。
(原標題:煤電上市公司冰火兩重天:九成電企淨利下滑 九成煤企淨利大增)
最後更新:2017-09-01 0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