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1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在上海召開首屆峰會

“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首屆峰會23日在上海召開,並形成“一帶一路”科技創新《上海宣言》。

這也標誌著“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的框架初步搭建成功。

本次峰會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科技服務機構、組織等共同倡議,上海交通大學發起主辦。

“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於2016年10月在上海倡議成立,首批會員單位包括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寶蓮華新能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來自新加坡、泰國、埃及、俄羅斯、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十餘家國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聯盟致力於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科技共同體”,目前聯盟章程、運行機製及組織架構等已初步形成。

開幕式上,上海交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表示,上海交大作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秘書處所在,努力促進建立開放、互動的管理新模式,推動聯盟成員間的科技創新對話,從而更好地促進聯盟蓬勃發展,助推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促進上海在“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中發揮橋頭堡的作用。

上海市科委總工程師傅國慶說,上海正在實施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平台、實施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項目和基礎工程等重點任務,歡迎在座的中外成員單位能共享上海的發展。今年上海市政府推出了“一帶一路”青年科學家國際合作項目,以及支持共建聯合實驗室。希望聯盟成員單位增進交流、深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擴大科技影響力。

保加利亞前副議長YanakiBoyanovStoilov認為,對保加利亞來說,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是一種新的機遇,他希望保加利亞曆史最悠久的大學可以為聯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上海交大副校長黃震介紹說,聯盟自成立伊始,通過主辦科技創新合作會議等形式,密切溝通,互通有無,互學互鑒,開放包容,合作共贏。通過有效的聯盟機製,凝聚高校、企業以及社會各界的共識與智慧,共同承擔起服務沿線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的使命,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科技共同體”,已陸續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科創智庫建設等方麵有所成績。

會議還共同簽署發布了《上海宣言》。《宣言》明確指出將發揮民間科技交流的優勢,整合與利用“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資源,實現科技領域互惠互利,共同創造科技共贏的局麵。並以此為紐帶聚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研機構的力量,推動解決各國發展中共同麵臨的科技問題與挑戰,切實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在首屆聯盟工作會議上,聯盟成員共同商討了聯盟章程、選舉首任主席以及製定聯盟三年工作計劃。詳細討論了聯盟的宗旨、定位、合作內容、組織機構、聯盟成員、經費來源及使用等內容;確定了聯盟主席由聯盟成員單位選舉擔任,經選舉林忠欽院士成為聯盟的首任主席;未來三年,聯盟將持續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轉移、園區合作等方麵開展更為廣泛與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原標題:“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聯盟在上海召開首屆峰會)

最後更新:2017-09-23 22:17:57

  上一篇:go 首輪中歐“二軌”對話共商雙邊投資貿易分歧解決之道
  下一篇:go 多地詳舉公益用地範圍 征地製度改革試點再行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