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4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我國消費者金融素養屬國際中等偏上水平

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越高。央行最新公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17)》(下稱“報告”)顯示,總體上看,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為63.71,屬於中等偏上水平。城鄉、區域、職業、收入、文化程度上的差異導致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

據介紹,2017年開始,人民銀行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單位(除港澳台地區)每兩年全麵開展一次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2017年為第一次全麵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在每個省級行政單位隨機抽取600名金融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全國共18600個樣本。

此次調查選擇金融機構網點作為調查點,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地方法人銀行、農村信用社、證券公司、人壽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公司等。

報告顯示,地方金融素養指數按照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進行劃分。東部和中部地區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得分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西部和東北地區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得分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

數據分析顯示,教育、收入、地域、年齡和職業等五個因素與消費者金融素養得分顯著相關,性別對金融素養得分的影響有限。

其中,消費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金融素養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越高。通常而言,教育水平能夠增強消費者對金融領域相關概念的理解能力,幫助消費者正確地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

具體而言,金融消費者的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0%,金融素養指數得分可以提高1.67%。小學生畢業後繼續上初中直至畢業,金融素養得分較之前提高83.5%,初中生升學至高中直至畢業則可以提升55.7%,是提升速度最快的兩個時期。因此報告中也建議,應考慮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階段引入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年齡也顯著地影響了消費者的金融素養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消費者的金融素養水平快速提升,然後提升速度開始放緩,但依然保持正相關關係。其中 40-49 歲是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提升最快的年齡階段,表明消費者儲蓄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加,有更充裕的資金投入金融市場,並在金融活動中不斷積累相關知識和技能。

同時,家庭收入是金融素養的重要影響因素。擁有較高收入使得金融消費者擁有更多可支配資產,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各種金融活動,對金融風險的偏好更強,認識也更加深刻,不斷積累金融技能,促進了金融素養水平的提高。

消費者所屬地域與金融素養在 99%的概率條件下顯著相關。數據顯示,城鎮居民金融素養要高於農村居民,本地人的金融素養要高於外來人口。與城鎮相比,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網點分布少,證券、保險等金融產品匱乏,金融覆蓋率較低。而且受限於文化、使用習慣和網絡聯通,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尚未在農村大範圍普及。而在城鎮的外來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農村勞動力遷移形成的,或者從次發達城鎮向大城市轉移,因而金融素養水平要略低於本地人口。

報告還顯示,性別對金融素養水平的作用不明顯,表明性別不是影響金融素養的重要因素。這可能得益於男女平等觀念的廣泛傳播,以及對女性受教育權和就業權的有力保障。隨著學曆和就業率的提升,女性的收入、儲蓄也在不斷增加,並在家庭金融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最後更新:2017-07-13 16:23:25

  上一篇:go 保險資管前6月合計注冊債權、股權投資計劃2027.62億元
  下一篇:go 青龍管業:上半年業績預期由盈轉虧 原預告增長超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