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4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證券時報社評:頂住壓力 扭住依法監管牛鼻子不放鬆

A股市場長期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有著複雜的曆史和現實原因,必須刮骨療毒。

上周五,本報發表評論員文章“保持定力 咬住市場化改革不放鬆”,認為在眾聲喧嘩的當下,應該排除幹擾,堅定推進證券市場的市場化改革。文章發表後,引發各界熱議。有觀點認為,不能就市場化論市場化,提升市場法治化水平同等重要,甚至更為迫切。對此,我們完全同意。我們認為,市場化與法治化是引領中國證券市場行穩致遠最關鍵的兩條腿,必須都使得上勁。否則,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必然走不穩,走不快,走不好,甚至還會摔跟頭。

細心的投資者都注意到,去年2月份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餘上任以來,A股市場監管全麵加強,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麵監管立體展開。針對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財務造假、信披違規、中介失職等違法違規問題頻頻重拳出擊,常態化監管與重點監管相結合,既逮鼠又打狼,除了批量處理常規案件外,也查處了徐翔、鮮言、馮小樹等不少大案要案。同時,針對市場上各種痼疾和新的不良苗頭,如忽悠式重組、跟風式重組、利用高送轉進行設局式減持等問題,創新監管手法,及時予以遏製。在退市方麵,加大了執行力度,加快了退市步伐,創業板出現了退市第一股。

依法從嚴全麵監管一年多來,A股市場秩序得到改善,市場各方比以前守規矩多了,對法治多了一分敬畏感,整體風氣有所好轉,成績有目共睹。同時,也必須認識到,A股市場長期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有著複雜的曆史和現實原因,必須刮骨療毒。進行這樣的治療,需要智慧、勇氣和耐心,要能頂得住壓力、持之以恒。

加大力度治理各種吃相難看的市場亂象,是監管回歸本位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對廣大中小投資者實實在在的保護,也獲得了大多數市場參與者的支持。當然,也有一些人,對從嚴監管新形勢、新規則不適應,感覺交易不如以前自由了。還有一些人認為,水至清則無魚,監管太嚴,影響了市場活躍度,因此希望監管可以適當體現彈性。

我們認為,一方麵,投資者守法合規的交易自由都應該得到保護,證券市場應該發揚“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的契約精神。基於此,監管的重點應該放在“抓壞蛋”上,盡量避免對交易環節進行直接幹預。 另一方麵,對於各種踐踏三公原則、違法違規的所謂“交易自由”,監管要敢於動真格,敢於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監管應該保持一致性和嚴肅性,絕不可為了維持所謂的“市場活躍度”,時緊時鬆。總體上來看,中國證券市場的監管不是太嚴厲了,而是太仁慈了。因此,依法從嚴全麵監管這個牛鼻子還得牢牢抓住,不能放鬆。至於具體的監管手法,有些看上去可能行政色彩偏重,個別的或許隨意性偏大,技術上確有斟酌改進的空間,我們相信,監管部門未來也會聽取市場各方建議,從善如流,進一步加以完善。

建設一個高度市場化、法治化的證券市場,離不開依法從嚴全麵監管,但僅靠監管部門單打獨鬥還不夠,因為監管手段和監管資源終歸是有限的。它需要證券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需要監管任務和監管資源的合理匹配,需要執法和司法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環顧海外一些推崇自由交易原則的成熟市場,行政處罰、刑事懲罰和民事索賠構成了證券市場事後懲戒和投資者保護機製的三大支柱。相比之下,A股市場懲戒證券違法犯罪運用最多的手段是行政處罰,刑事處罰和民事救濟製度短板明顯。有些案子開出的罰單金額不小,但刑責輕微,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中國現行證券法、刑法對於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財務造假、信息披露違規等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相關處罰多數輕於海外成熟市場。有些行為在海外成熟市場屬於觸犯刑法,在A股市場隻算行政違法違規;有些行為A股市場列入犯罪,但法律規定的最高刑期也大大低於海外成熟市場。另外,受地方保護、執法者專業水平不高等影響,國內有些案件即便進入刑事程序,最終仍然給人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感覺。違法犯罪成本太低,難免“前罰後繼”。

為進一步提高中國證券市場法治化水平,維護三公原則,有必要參照海外成熟市場經驗,結合中國實際,與時俱進修改證券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我們建議,抓住全國人大對證券法進行修訂的契機,全麵鬆綁各種過時的管製限製措施;完善證券市場懲戒機製,加大對各種證券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研究成立不受地方力量幹預、專業性強的專門證券法院;積極探討建立集團訴訟製度的可行性;賦予各級證券監管部門足夠的權限,充實監管力量,保障依法從嚴全麵監管落到實處。

最後更新:2017-06-18 01:02:46

  上一篇:go 山東生豬價格連跌10周 迫近成本線
  下一篇:go 短線逢低吸納5G等3大行業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