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財經資訊
周期股是回調還是繼續狂歡?這四大市場動向指明了方向
燙手的周期股及黑色係期貨,調整真的來了嗎?
螺紋鋼期貨今日早盤一度跌破3700元/噸,鐵礦石期貨從高點回落近10%,焦煤、焦炭早盤一度領跌市場,午後黑色係跌勢有所延緩。A股市場上,周期股繼11日重挫後,本周保持震蕩態勢,但近兩日成交量回落明顯。
6月以來,在去產能、環保風暴的雙重作用下,上遊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紛紛漲價,這種看漲情緒很快傳導至黑色係商品期貨和周期股,市場迅速進入“周期狂歡”模式。
鋼鐵、煤炭、有色的“周期魅力”還能否延續?事實上,近期市場呈現出這四大動向值得關注:
一、上遊商品連連漲價,工業數據不及預期,三駕馬車全麵回落,CPI低於預期;
二、鋼鐵煤炭暴漲,引發監管層關注,中鋼聯喊話,上期所連發三道通知;
三、周期股遭機構大幅賣出;
四、黑色係連續重挫,有機構席位開始“多翻空”。
工業數據不及預期,CPI不升不降
近期公布的數據中,有兩項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首先,國家統計局8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 6.4%,較6月顯著回落,不及預期。1-7月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7萬億元,累計增長8.3%,增速較1-6月回落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較6月下滑0.6個百分點。
從數據上看,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這“三駕馬車”全麵回落。
對此,申萬宏源表示,三大類經濟數據均在低基數背景下顯著回落,顯示投資需求、終端消費需求和工業生產方麵,均未出現趨勢性改善的跡象,6月的數據反彈被證明是短期波動,下半年經濟麵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其次,7月的CPI同比上漲1.4%,低於預期。
自今年6月份以來,煤炭、鋼鐵、有色等上遊工業品輪番漲價,上遊一片火熱,PPI大幅上行,下遊CPI卻不斷下行。PPI和CPI之間的傳導失效引起市場擔憂。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種背離本身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上遊洪水滔天,下遊卻一片幹旱。這意味著,經濟血管裏有一個巨大的腫瘤,完全堵塞和截斷了上下遊的自然順暢運行。誰見過CPI不上行的經濟周期?”
鋼鐵煤炭暴漲,引發監管層調控
▼8月9日
螺紋鋼主力期貨價格突破4000元/噸大關,成交明顯放大。A股煤炭指數、有色指數同日創出新高,鋼鐵指數也徘徊於8日創出的新高附近,市場呈現一片歡騰氣氛,一些賣方分析師紛紛表示,“這就是周期的魅力”。
▼8月10日
中國鋼鐵業協會通過會議的方式向市場傳遞了“不應炒作”的信號。協會指出當前鋼材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並非市場需求拉動或是市場供給減少所致,而是拿環保政策“說事”,這是危言聳聽的炒作行為,難免有從中漁利之嫌。
▼8月11日
上海期貨交易所連發三道通知,對螺紋鋼品種實施交易限額,上調螺紋鋼相關合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並提示會員單位做好當前市場風險管理工作。
周期股遭機構大幅賣出,黑色係期貨重挫
在監管出手的同一天——8月11日,周期股迎來大跌,有色指數大跌5.77%,鋼鐵指數大跌5.51%,煤炭指數跌5%,多隻股票跌停。
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多隻周期股遭到機構席位的拋售,尤其是雲鋁股份,遭到5家機構集體拋售,賣出金額達到3.37億元,淨賣出額為1.19億元。神火股份和雲南銅業賣出前五大席位中,也有四個來自機構,累計賣出金額分別為2.63億元和1.37億元。此外,韶鋼鬆山、鋅業股份、常鋁股份也均遭到機構的大幅賣出。中國鋁業也是8月9日到達本輪上漲的最高點,隨後大幅回調。
商品期貨方麵,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4000元上方開始一路下跌,今日早盤一度跌破3700元/噸。鐵礦石和熱卷期貨價格也跟隨大幅回調,焦炭和焦煤期貨早盤領跌市場,午後黑色係跌勢有所企穩。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黑色係上漲的主力多頭席位永安期貨的螺紋鋼的空單量在8月14日首次超過多單量,開始“多翻空”。今日盤後數據顯示,永安期貨的淨空單量進一步增加至3.28萬手。
市場激辯“新周期”
市場在博弈的同時,券商分析師也在對周期進行激烈辯論。在昨日7月經濟數據出爐後,有關“新周期”的爭論達到了高峰。
8月14日,任澤平發表文章《供求缺口擴大堅定新周期》稱,當前宏觀形勢最關鍵的問題是供求缺口擴大,主要是因為需求L型有韌性、市場自發出清、供給側改革加碼擴圍和環保高壓,進一步驗證供給出清新周期。
他在文章提到,“我從事了17年宏觀研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受並確認到供給出清新周期的腳步臨近,在萬眾矚目中,在備受爭議中,我聽到了它堅定堅決、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我深信,經過長達六年漫長出清的黑夜隧道,新周期終將走向王座,榮耀加身。”
不過,海通宏觀薑超、於博同日發表文章《經濟周期見頂,出清才有未來》對上述觀點進行了反駁。文章認為,從7月經濟數據看,無論是內外需求還是工業生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從經濟周期角度觀察,三大經濟周期都有見頂的跡象。並表示,出清才有未來,改革才有出路。
“新周期”這一概念,首先是由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的。任澤平認為,中國經濟已告別過去長達6年的去產能、通縮和資產負債表調整,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也認為,新周期已經持續得到驗證,並且早已開始,現在討論屬於後知後覺。
興業證券發布報告分析,在鋼鐵、有色方麵,繼續看好鋼鐵板塊三季度的投資機會。鋼企三季度EPS有望再超預期,PE也有望穩步抬升至15倍,環保很可能是鋼鐵行業繼地條鋼之後下一個超預期的風口。電解鋁+新能源材料兩手抓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流動性+下遊需求環比繼續改善,大宗商品價格易漲難跌,電解鋁供給側改革依然最為期待,新能源材料依然是全年主線。
此前,國金證券表示,周期股的表現主要是由政策因素所致:一是環保核查,二是供給側改革,都是在談“供給收縮”的邏輯,而非需求端的新周期啟動,由此可以歸結於“老故事”——“供給收縮”的邏輯。如果資源周期品的行情是由“供給收縮”導致的話,那就不能持續太久。站在當前時點上看,周期板塊大幅上漲的階段已然過去。
(原標題:周期股是回調還是繼續狂歡?這四大市場動向指明了方向)
最後更新:2017-08-16 09: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