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財經資訊
巨資收購不被看好惹管理層問詢 黑芝麻長期停牌後慘遭投資者用腳投票

停牌8個月的黑芝麻,收購案一公布便遭到一字跌停,還收到深交所問詢函,是否涉嫌利益輸送,市場判斷和公司方麵解釋大相徑庭
停牌8個多月的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黑芝麻”,000716.SZ),折騰大半年的收購案終於有了結果。其擬以7億元對價收購新三板公司——上海禮多多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禮多多”).
在其停牌期間,滬深股指總體走勢平穩。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8月15日黑芝麻複牌時就遭遇一字跌停,讓投資者大失所望。不僅如此,其收購預案公布沒幾天,便遭到深交所的問詢,直指“本次交易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按理說,上市公司收購資產是利好,並且是由一家傳統企業收購電商類企業,更有利於市場展開傳統企業向線上拓展空間的美好預期,但為何投資者會用腳投票?黑芝麻和禮多多之間到底有沒有利益輸送?另外,禮多多的業績對賭承諾是否具備可實現性?如果實現不了,黑芝麻又將如何規避風險?就此類問題,《投資者報》記者采訪到黑芝麻董秘辦相關人士,得到一些答複。
被問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黑芝麻折騰大半年的收購案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會受到如此關注。
簡單來說,就是黑芝麻擬以7億元對價收購禮多多,其中1.62億元的對價以現金方式支付,其餘對價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股份數量為7818萬股。
禮多多是一家新三板的公司,主要業務是向食品企業提供電子商務經銷服務的,通過經營自有線上銷售平台獲得收入。
但引人關注的是,禮多多與黑芝麻一直保持著常年合作關係。在禮多多的供應商名單裏,南方黑芝麻(廣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供應額度常年穩居前三,而這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就是上市公司黑芝麻。如此一來,黑芝麻從供應商變為了東家。
不僅如此, 在黑芝麻籌劃收購禮多多前,也就是去年11月份,黑五類集團以1.2億元認購了禮多多1537萬股股票,成為持股比例約20%的第二大股東。隨後,禮多多還啟動了麵對公司核心經營管理團隊的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激勵對象購股價為4.23元/股,為此前黑五類集團入股禮多多時認購股價的50%。
而現在禮多多賣給了上市公司黑芝麻,按照本次收購額計算,每股作價約8.95元,高於黑五類集團去年的增持價,更遠高於禮多多被收購前核心經營管理團隊的股權激勵計劃認購價。
由此市場人士認為,這筆收購顯然已構成了關聯交易。也正由於其中牽連甚廣,收購案公告發布不久,便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
問詢函中直指市場廣泛質疑的核心問題:此次重組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之嫌?
黑芝麻回複本報記者稱:“重組前入股禮多多是基於電商並購案例不斷增加的背景,看好禮多多的抗風險和持續增長能力,禮多多的資產估值為6.5億元,作價7億元是考慮到控製權溢價的因素,另外黑五類集團入股禮多多時並不知悉此次重組事項,而禮多多的股權激勵方案也是在黑芝麻決定重組方案之前確定的,因此不存在利益輸送問題。”
“不存在利益輸送問題!”這也是黑芝麻在給記者的回複中,不斷出現的一句話。
但這樣的解釋並未說服投資者,就在8月15日,也就是黑芝麻停牌8個月後複牌的第一個交易日,當天就被巨量賣盤封死跌停。根據8月15日該股買入前五名總計才淨買入340萬元,而賣出前五席共計賣出3188萬元,占總成交比例的81%,賣出的主要是機構,其中賣一、賣二席位均由機構專用席位占據,共計淨賣出2608萬元,占賣出前五席總金額的八成。
黑芝麻從複牌到8月25日,其股價持續下跌,距停牌前收盤前已跌去16.5%,其市值蒸發8億元。苦等8個月之久的投資者,內心之苦可想而知。
“煳老大”開始廣撒網
作為“中國黑芝麻產業第一股”,黑芝麻早在1997年就登陸深交所。上市之初也算風光過,被市場稱為“煳老大”。
上市後的前三年,其淨利潤分別為2963萬元、3027萬元和1575萬元。顯然是好景不長,從第三年開始黑芝麻便開始走下坡路。2000年淨利潤暴跌至600萬元,此後持續下降並在2002年虧損6904萬元,一下子就把前幾年的利潤全賠進去了。此後,黑芝麻的業績就在虧損和微利之間不斷循環。
直到近期,黑芝麻的業績明顯改變。比如2015年,公司淨利潤為1.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87%。
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9.3億元,同比增長27%;淨利潤為3279萬元,同比增長29%。當記者問到業績增長原因,黑芝麻董秘辦相關人士表示,主要是由於食品板塊銷售收入增長所致。
但值得注意的是,黑芝麻近一年的跑馬圈地著實讓人看不懂。今年上半年,黑芝麻除了忙碌收購禮多多一事外,6月份還連著發了兩個與投資相關的公告:一是計劃斥資8000萬元入股烘焙類食品公司深圳潤穀食品有限公司;二是豪擲3億元投資鋰電池行業。 前一項收購還算是符合公司主業,後一項投資則完全是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黑芝麻能否與之充分整合協同也令外界感到疑惑。
對於外界對公司近期投資的質疑,黑芝麻董事長韋清文曾解釋稱,集團一直圍繞食品業務,投資鋰電池業務僅是參股關係,這也是為了讓公司適當多元化,同時也看好新能源動力電池未來的巨大空間。
針對這兩項收購,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為,新能源產業受國家政策支持,而烘焙是當下熱點,擁抱互聯網也是當下大勢所趨。但就目前黑芝麻各項投資而言,跟主業並無太多關聯。
韋清文曾提出“2020年實現100億”的目標,然而這一銷售收入能否靠這些關聯不大的收購來實現?投資者唯有拭目以待。
(原標題:巨資收購不被看好惹管理層問詢 黑芝麻長期停牌後慘遭投資者用腳投票)
最後更新:2017-08-28 0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