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6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安信策略:創業板估值真得接近納斯達克了麼?

1。本周特別關注:創業板估值真得接近納斯達克了麼?

當前創業板板塊估值明顯偏低,但依然明顯高於納斯達克。根據全球可比口徑,目前A股創業板板塊PE(56.65)低於曆史中值(63.28),依然明顯高於香港創業板(PE29.16)和納斯達克板塊(PE為22.65)板塊估值;同時,目前港股創業板和NASDQ板塊估值處於較高水平,PB、PE均高於曆史中位數。另外,從相對估值來看,目前A/港股創業板相對PE(1.94)低於曆史中值(3.55),創業板/NASDQ相對PE(2.50)低於曆史中值(3.06),說明從曆史角度來看,創業板相對於香港創業板和納斯達克板塊估值處於低位,說明創業板未來估值修複空間十分明顯,但也無法證明創業板估值已經接近納斯達克板塊估值。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流傳的創業板估值已經接近納斯達克,指的是目前中國創業板指數盈率(36.2倍)略高於納斯達克綜指的34.3倍。需要提醒的是兩者覆蓋的標的範圍不同,創業板指數覆蓋標的僅為100家樣本上市公司,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包括板塊上市所有公司,不能簡單類比。

創業板結構性分化,真成長估值接近曆史底部,偽成長維持高位。在此,我們構建真成長和偽成長組合來探討創業板估值的結構性分化。首先,我們構建創業板真成長組合:①三年複合增長率高於15%;②EPS高於0.5;③PEG低於1.5;④最近三年未出現虧損;⑤總市值高於50億(共計55家)。作為對比,我們選取標準為三年符合增長率低於5%(共計235家)構建偽成長組合。從曆史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創業板PB無結構性的分化,PE分化自2015年年底出現,分化有擴大的趨勢。分化主要原因在在創業板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偽成長組合在業績上並未得到兌現,分母進一步惡化使得偽成長相對真成長估值仍處於高位。目前真成長組合估值已經接近曆史底部,最新PE為26.73(中位數45.98,最小值26.15);偽成長組合估值偏高,最新PE為82.58(中位數60.53,最小值26.95).

創業板大市值公司明顯偏低,中小市值估值則不然,建議跟蹤“創50”。我們將創業板按照當前市值區分為四個板塊,分別為小市值(50億以下),中小市值(50-100億),中高市值(100-200億),大市值(200億以上)。不難看出,當市值由大到小變化時,其板塊估值不斷升高,同時也從明顯低於曆史中位數到接近曆史中位數,甚至仍高於曆史中位數。因此,我們建議如果創業板迎來機遇,優先關注創業板的大市值公司,即所謂的“創50”。具體來說創業板市值前50的個股過去四年淨利潤分別為16年405.30億,15年276.53億,14年167.99億,13年124.68億,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8%。目前PE(TTM,整體法)為36.8(中位數52.14),PB為5(中位數6.14),PEG為0.77,後續需密切跟蹤。

■風險提示:經濟增長不及預期、海外政治風險、利率上行超預期。

正文

2。本期A股估值變化

2.1板塊變化:整體上升,創業板依然偏低

PE方麵,本周主板(17.31),中小板(40.44)、創業板(48.9及全A(20.33)均上升。其中,主板,中小板及全A高於曆史中位數,創業板明顯低於曆史中位數(57.25).

PB方麵,本周各主板(1.72)、中小板(2.21)創業板(4.32)上升,主板高於曆史中位數(1.71),全A處於曆史中位數水平,中小板、創業板偏低。

2.2. 行業變化:機械提升明顯,地產電子偏低

本周申萬一級行業中PE上升居前為機械設備(76.99)、采掘(48.3)、通信(88.17)、國防軍工(124.8)、電氣設備(50.71)、均高於於曆史中位數。其中機械設備PE上升33.19,漲幅最高。

PE明顯低於中位數是農林牧漁(27.09)、傳媒(36.23)、綜合(43.76)、房地產(16.92)、電子(46.39)等。

PB明顯低於中位數的是綜合(2.53)、傳媒(3.65)、計算機(3.99)、農林牧漁(3.17)、采掘(1.37)等。

2.3風格變化:整體上升,成長顯著

就PE而言,本周金融上升至至10.11(上周為9.95);周期上升至33.01(上周為27.6),消費上升至33.32(上周為29.94),成長上升至58(上周為43.87),穩定上升至20.63(上周為19.79),均高於中位數。

就PB而言,周期(2.11)、穩定(1.83)高於中位數;金融(1.25)、消費(3.54)和成長(3.85)低於中位數。

3。本期港股估值變化

3.1. 板塊變化:創業板上升,估值偏高

從板塊來看,創業板上升,估值整體高於曆史中值。全部港股PE(14.98)下降,但主板和創業板PE有所上升,分別升至14.34、29.16。本周全部港股PB(1.67)下降,其中主板下降至1.6,創業板上升至3.02。港股各版塊PE、PB均高於曆史中位數水平。

從A/港股對比來看,本周港股相對估值有所回升。對比近1個月內 H股/A股比值分布變化, H股/A股分布略向右移,港股相對估值有所回升。同時,當前A/港股的相對PE(3.15)低於於曆史中位數(3.47),相對PB(5.35)高於曆史中位數水平(3.12)。另外,本周AH溢價小幅回升至128.35(上期為126.91).

3.2. 行業變化:能源偏低,日常消費品估值合理

本周大多數行業估值下降,PE上漲的是能源(12.09,上周11.66),電信業務(15.45,上周15.25);PB上漲明顯的是房地產(1.21,上周1.19),工業(1.59,上周1.56)。縱向來看,港股大多數行業估值處於較高水平,能源版塊估值較低,日常消費品估值相對合理。

從A/港股行業對比來看,港股大多數行業估值相對較高。本周A/港股公用事業相對PE(2.09)高於曆史中值(1.99),金融達到中值水平(1.84),其餘行業A/港股相對PE偏高;A/港股能源板塊相對PB(4.06)高於曆史中值(3.68),其餘行業A/港股相對PB相對A股較低。

4。本周美股估值變化4.1. 板塊變化:估值偏高,A/美股創業板PE偏低

當前美股PE高於曆史中值。本周全部美股PE上升至21.83(上周21.79),NYSE全部股票上升至21.12(上周21.09),NASDAQ全部股票下降至22.65(上周22.8),AMEX全部股票PE下降至18.06(上周18.16)。與曆史中位數對比來看,當前美股PE偏高。

當前美股PB高於曆史中值。全部美股PB下降至3.04(上周3.07),NYSE全部股票下降至3(上周3.01),NASDAQ全部股票上升至3.23(上周3.22),AMEX全部股票PB和上周持平。與曆史中位數對比來看,當前美股PB估值偏高。

目前美股相對A股估值明顯高於曆史中值水平。本周全部股票A/美股相對PE(2.31)低於曆史中值(2.85),相對PB(4.03)低於中值(4.57)。同時,各板塊相對PE、PB均低於曆史中位數,隻有創業板/NASDAQ的相對PB偏高。

4.2. 行業變化:地產上漲,A/美股能源估值偏高

本周PE上漲明顯的行業分別是房地產(30.89,上周29.93),信息技術(29.53,上周28.82),電信業務(18.11,上周17.76);PB上漲的行業分別是電信業務(1.72,上周1.7),金融(2.21,上周2.2),日常消費品(3.91,上周3.89).

縱向來看,美股大多數行業估值較曆史中位數水平偏高。隻有房地產行業PE和能源行業PB低於曆史中值水平,醫療保健行業估值偏離平均水平的幅度最大,電信業務估值相對合理。

從A/美股行業對比來看,A/美股在能源行業的相對PB(3.2)高於曆史中值(2.36),其餘行業的相對PE和PB均較曆史中位數水平偏低.

(原標題:【安信策略】創業板估值真得接近納斯達克了麼?——估值跟蹤周報)

最後更新:2017-07-30 14:26:55

  上一篇:go 陝西出台房產稅實施細則 5類房產免征房產稅
  下一篇:go 賣身新美大、順豐談崩後 百度外賣新買家鎖定餓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