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3 返回首页    go 财经资讯


央视援引专家观点:企业对外非理性投资实质是转移资产行为

7月18日晚播出的央视新闻1+1节目就中国对外投资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关注。18日,发改委发言人称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体育俱乐部非理性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行事。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称,一些企业在国内没有实力和经验,在国外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还对我们国家产生了负面形象。“非理性”话中有话,这些行为并不是以增加生产为背景的,实质上是一种转移资产行为。外汇资本的过度外流会冲击汇率的稳定,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是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一旦受到影响,则会冲击实体经济,对股票投资者而言,一旦某些企业上了黑名单,融资会受到影响,这些股票毫无疑问会下跌。

针对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提出的“内地企业接盘外国亏损足球队,比如苏宁集团控股国外足球俱乐部,这样的收购怎样看”这一问题,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表示,如果企业完全自己的钱,干什么都可以,问题是钱不是自己的。“这些机构境内负债率很高,拿着从银行借来的钱在国外挥霍,购买资产,在境外投资一旦失误,这增加了境内银行的风险,增加了境内金融风险,给他自己贴金。这些海外投资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回收现金的能力不是特别强,不排除有洗钱嫌疑。”

相关报道:非理性对外投资监管再成“关注焦点”

非理性对外投资依旧是各界关注焦点。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谈及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大幅下降时表示,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包含同期基数较高等多方面。而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在业内看来,当前国内资本“走出去”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投资才是未来发展关键。

防范风险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395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同比下降45.8%。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分析称,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持续向好,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把更多资金留在国内,而地区冲突频发、恐怖主义蔓延、部分国家收紧外资准入等,也对我国对外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上半年对外投资下降,既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也有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企业在国内投资信心增强的原因”,严鹏程表示,这既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企业对外投资更加审慎的影响,也与去年底开始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有关。

严鹏程强调,我国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按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项目,尤其支持企业投资和经营“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但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监管收紧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少国内资本选择到海外市场寻觅新商机。以体育俱乐部投资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6年间,内地企业海外收购的足球队数量已达12支,耗费资金超过150亿元。有分析认为,个别企业急于在海外市场获得“存在感”,目的之一是提高估值,达到提升股价的目的。

在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钟山直言,我国有少量企业“走出去”存在着盲目、非理性行为,到境外投资和发展难以为继,甚至对国家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我国非但不鼓励盲目、非理性的投资,还要对涉嫌其中的企业进行监管。今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很多企业在国内负债率已经很高,依然借一大笔钱赴海外收购,还有一些则是打着直接投资的旗号暗地里转移资产。

实际上,自去年底开始,商务部就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了对外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例如今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加强央企境外投资的审查,其中包括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等。受此影响,我国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对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涉及房地产、酒店、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大幅下降。

敲山震虎

“过去部分企业投资决策较为盲目,到了交易落地项目启动,才发现前期规划不符实际,最终自食苦果,而类似于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美的并购库卡等投资,能帮助企业获取国际市场份额、实现与高科技公司合作,才是较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一系列严格监管作用下,目前我国非理性投资势头基本得到了遏制。

在白明看来,过去我国对外投资水平相较利用外资略显滞后,因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强调大规模走出去,但到了中企“走出去”规模相当可观的今天,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投资更为重要。“近期有企业的海外投资正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国家发改委此次表态除了再一次强调资金‘走出去’的高效益,也起到了一定敲山震虎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军国外市场受挫、非理性投资监管加重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选择将更多投资留在国内,逐步形成了对外投资回流的形势。有业内专家透露,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红利逐渐释放,国内不少产业潜力被进一步挖掘,例如,原先我国东部不少组装企业盘算往东南亚转移,但近期中西部地区资本崛起,表露出承接意愿,不仅实现了产业的内部消化,也给了本地产业“腾笼换鸟”的机会。(北京商报)

(原标题:央视援引专家观点:企业对外非理性投资实质是转移资产行为)

最后更新:2017-07-18 23:44:46

  上一篇:go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23:30收报6.7478元
  下一篇:go 黑色系全线收涨 玻璃收涨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