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6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A股第四次闖關MSCI明晨揭榜 最全版備戰指南

摘要

不論結果如何,這一曆史性事件將會再度影響A股市場走勢。

  北京時間6月21日淩晨4時30分,將是A股第四次闖關MSCI指數的揭榜時刻,不論結果如何,這一曆史性事件將會再度影響A股市場走勢。

  在分析人士眼中,此次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概率比2016年顯著提升,如果納入成功,市場情緒麵要大於資金麵,將利好優質大盤藍籌股;若納入失敗,市場衝擊也相對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回顧韓國和中國台灣股市的納入曆史,納入MSCI指數對股指的上漲無明顯刺激,基本麵仍是主導因素。

  指南一:揭榜日將舉行兩場電話會議

  根據時間安排,MSCI已經確定將於北京時間6月21日公布年度市場分類審議結果,其中就包括是否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審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淩晨4時30分後上傳至MSCI網站,屆時可以登陸https://www.msci.com/market-classification進行查詢。

  據悉,審議結果公布後,MSCI將召開兩場媒體電話會議,專門回答媒體提問。會議將用英文進行,由MSCI全球指數研究部主管Sebastien Lieblich主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會在第一時間對電話會議內容進行及時報道。

  電話會議具體詳情請如下:

  第一個電話會議時間:北京時間6月21日(周三)上午7時

  第二個電話會議時間:北京時間6月21日(周三)下午3時

  指南二:三次被拒問題是否解決?

  MSCI每年6月會進行年度市場分類審核,以確保指數包含的市場成分符合其指數編製的標準,審核結果於第二年6月實際生效。

  自2013年6月12日MSCI啟動對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審議工作後,在此後A股已經經曆了3次審核,但均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機會擦身而過。

  2014年4月,中國宣布滬港通項目計劃開啟,並於當年11月正式運行,不過在2014年度市場劃分審議中,MSCI公司決定暫不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但仍保留在審核名單中。

  2015年3月,中國宣布深港通項目計劃,MSCI公司在當年6月的年度審議中,仍把A股保留在審核名單中,並且提出A股市場三類改善要求,分別為資本管製、額度分配流程以及收益權分配等問題。

  2016年4月,MSCI再次提出中國A股評估征詢,在三類改善要求基礎上,進一步提出A股公司停牌的任意性以及境外設立A股衍生產品限製等問題。但最終由於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製度月度資本贖回限製存在潛在的流動性風險;防範大規模自願停牌的交易所新規的執行情況;交易所對金融產品的預審批限製三大尚待解決的問題,MSCI又一次將A股拒之門外。

A股闖關MSCI曆程

  “從這一個周期雙方做出的努力來看,2017年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中銀國際分析師陳樂天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最近一年,MSCI與監管層做出的讓步使得本次A股納入MSCI的概率有較大提升。

  根據MSCI公布的最新方案,初期納入的中國A股數量從原計劃448隻減少到169隻,新方案隻包括“互聯互通”標的內的大市值股票,剔除原計劃中非“互聯互通”標的內的中小市值股票,不再納入A+H上市的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同時還將停牌天數超過50天的股票排除在外。

  基於之前數次的失敗經驗,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認為,MSCI在3月份披露了關於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的全新方案,該方案的最大亮點是用滬深股通替代了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外資進出A股市場的通道,打破了資本贖回的限製,大大增加了資本進出的流動性,此外,目前A股停牌率處於曆史低位,預計MSCI新興市場納A成功概率相比2016年會有較大提升。

MSCI關於A股入摩的曆年意見

  指南三:對A股影響

  結果即將揭曉,A股市場又會以怎樣的表現來迎接這一刻的來臨呢?

  從過去三次A股闖關MSCI失敗後的A股走勢來看,宣布當日上證綜指2漲1跌。從衝關前後的A股走勢看,A股市場都是按照自身的市場節奏在運行:2014年、2016年都保持弱勢震蕩的格局,2015年6月則是牛市末期A股遭遇大幅調整風險,與MSCI指數是否納入相關性較小。

曆次闖關MSCI前後上證綜指區間漲跌幅

  指南四:為什麼“衝擊MSCI”那麼重要?

  MSCI英文全稱為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美國著名的指數編製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又稱明晟。MSCI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衝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旗下編製了多種指數。其推出的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投資標的。根據MSCI的2016年年報顯示,全球超過10萬億美元的資產以MSCI指數為基準,超過900隻ETF基金以MSCI指數為追蹤標的,全球前100個最大資產管理者中,97個都是MSCI的客戶。

  事實上,MSCI早就用MSCI中國A股指數、MSCI中國指數、MSCI中國A50指數、MSCI金龍指數等多個相關指數覆蓋了中國的股票市場(包括A股、H股、美股中概股等),此次市場關注的是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那麼,為什麼“衝擊MSCI”那麼重要?

  中銀國際稱,A股加入MSCI後帶來的短期增量資金有望達到800萬元,預計短期潛在資金流入量為115億美元,其中被動投資約5.28億美元。

  中銀國際認為,一旦A股被納入MSCI指數,其主要覆蓋的市場指數有三:全球市場指數(ACWI)、新興市場指數和亞洲市場指數。據MSCI估計,全球目前大約有10.5萬億美元的資金在跟蹤MSCI指數,其中約有2.8萬億美元跟蹤全球市場指數,1.5萬億美元跟蹤新興市場指數,0.2萬億美元跟蹤亞洲市場指數,A股在這三大指數中的初始權重分別為0.1%、0.5%和0.6%,將這些資金與納入後A股在各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蹤這三類指數所帶來的短期潛在資金流入量為:28億美元、75億美元和12億美元,三者總計115億美元。

  “我們認為MSCI決定納入A股將有利於其長期發展,因為這將促進中國境內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一旦納入,估計將有80億-100億美元追蹤新興市指數的資金被動流入A股。但我們不認為短期內會對A股指數有明顯的影響,因為A股2017年的日成交額達到700億美元,總市值約為8萬億美元。”瑞銀報告指出。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則判斷,短期而言,積極的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增量資金麵的影響。A股納入MSCI指數,短期更多的是對機構投資者情緒上的影響。新方案帶來的增量資金,理論值為796億元。長期來看,促進A股國際化,改善A股投資者結構,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20 11:21:25

  上一篇:go 特朗普“輕鬆致使”美股獲益4萬億美元
  下一篇:go 萊特幣4天漲90% 創始人:我沒有多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