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5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上海發布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 預計新增住房用地5500公頃

《上海市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今天(7月7日)正式發布。《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本市城鎮住房供應總量以及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將顯著增加,其中新增住房供應總套數170萬套,比“十二五”增加60%左右。同時,本市將積極推進購租並舉的住房體係建設,進一步健全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製。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障和改善市民基本居住條件。到2020年基本形成符合市情、購租並舉的住房體係,實現住房總量平穩增長、住房價格總體穩定、住房困難有效緩解、住房結構有所優化、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管理能力顯著提升的總體目標。

為實現目標要求,“十三五”期間,本市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將明顯增加,預計供應5500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穩中有升,租賃住房用地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確保供應。城鎮住房供應總量也將顯著增加,預計新增供應各類住房約170萬套。其中,商品住房約45萬套,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為主;租賃住房約70萬套;各類保障性住房約55萬套。此外,以市場為主,新增代理經租房源30萬套(間)左右。按照“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的原則,用城市更新理念推進舊區改造,中心城區完成二級舊裏為主的房屋改造240萬平方米,實施約5000萬平方米的各類舊住房修繕改造。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和農村低收入戶危舊房改造。

《規劃》強調要突出住房居住功能,努力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保障各項體製機製,進一步優化保障性住房供應結構,保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舊住房改造力度,健全實物和貨幣補貼相結合的保障方式,努力解決本市戶籍中低收入群體和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需求,多渠道保障和改善市民基本居住條件。

《規劃》明確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住房租賃消費,穩定住房租賃關係,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主體參與、差異化供應、規範化管理的住房租賃市場,更好緩解部分常住人口及青年群體和各類人才、創業人士的居住問題。在新增供應租賃住房約70萬套的基礎上,還將通過政策引導扶持住房租賃企業擴大規模。

“十三五”期間,本市還將繼續嚴格規範住房市場秩序,加強和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製。不斷推進房屋管理體製機製改革,進一步理順市區房屋管理體製,強化國有企業在住房保障、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公房管理等住房發展方麵的功能性、公益性、專業性作用,全麵提升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水平和住房綠色環保節能建設水平。

政策問答

1、《規劃》明確提出,要“明顯增加住房用地供應總量,保證商品住房供應穩中有升”,請問具體如何來保障?

為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形成符合市情、購租並舉的住房體係,實現住房總量平穩增長,本市“十三五”期間的土地供應,總體是按照“住房用地供應總量較‘十二五’增長、商品住房用地穩中有升、租賃住房用地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確保供應”的原則;新增住房供應總套數要比“十二五”期間增加60%左右。預計新增各類住房用地5500公頃,將比“十二五”期間增加近20%。其中商品住房用地2000公頃,約45萬套;租賃住房用地1700公頃,約70萬套;保障性住房用地1800公頃,約55萬套(征收安置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等)。總的來講,將通過加大土地儲備力度、盤活存量土地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措施,增加住房用地供應。

2、《規劃》提出,將大幅增加本市租賃住房供應,具體有哪些舉措?如何逐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體係?

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體係是規劃的重點之一。“十三五”時期,將大幅增加租賃住房供應,在產業集聚區、交通樞紐地區、商辦過剩地區重點發展租賃住房,預計新增供應租賃住房70萬套;還將以市場為主,盤活存量住房資源,新增代理經租房源30萬套(間)。積極促進租賃企業發展,提高住房租賃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鼓勵開發企業持有一定比例商品住房用於社會租賃,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對企業長期持有的租賃住房的支持政策,同步做好與住房保障體係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作用,規範發展租賃各類主體,鼓勵個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規範個人出租行為,推進“群租”治理。同時以區為主,發揮區屬國有企業公益性功能優勢,作為租賃市場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代表政府持有一定比例的租賃住房,在租賃市場中起到“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

3、對於舊區改造,《規劃》提出要從以往的“拆、改、留”過渡到“留、改、拆”,以保留保護為主,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如何維護市民群眾的利益,多渠道改善居住條件?

上海的舊區改造,先後經曆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365”危棚簡屋改造、“十五”時期新一輪舊區改造以及“十一五”以來的成片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市民群眾住房條件持續得到改善。上海是一座具有深厚曆史文脈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和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曆史風貌和曆史建築是上海的寶貴財富,曆史文脈要精心保護、文化記憶要用心留存。“十三五”舊區改造將更加注重處理好曆史建築保留保護與改善舊區居民居住條件的關係,用城市有機更新的理念,按照“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的原則,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創新工作方法,優先改造房屋危舊、居住條件困難、安全隱患嚴重、群眾要求迫切的區域,實現既改善舊區居民群眾的住房條件,又保護和傳承曆史風貌和曆史文脈。

“十三五”期間,本市將完成中心城區二級舊裏為主的房屋改造240萬平方米,更加注重“保基本、講公平、可持續”,補償安置由實物安置向貨幣和實物並舉轉變,逐步轉向貨幣安置為主,鼓勵被征收居民選擇貨幣化安置;實施各類舊住房修繕改造約5000萬平方米,主要通過成套改造、廚衛改造、全項目修繕等方式實施改造,提高建築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緩解老舊居住小區市政基礎設施陳舊、公共服務配置不足的矛盾。

4、《規劃》強調要保障和改善市民基本居住條件,比較關注的是哪些群體?

經過不同階段的發展,上海的住房矛盾逐步緩解,至“十二五”期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麵積達到18.1平方米。針對本市住房發展的實際情況,《規劃》在努力滿足各類群體合理住房需求、改善基本居住條件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兩類對象的居住問題。第一類是本市戶籍中低收入群體和住房困難群體。通過“四位一體”保障體係完善,保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舊區、舊住房改造力度,健全實物和貨幣補貼相結合的保障方式,並且明確廉租住房“應保盡保”、共有產權保障住房“能進則進”等原則,第二類是部分常住人口及其青年群體和各類人才、創業人士等。通過大幅度增加市場租賃住房的供應,發展和規範住房租賃市場,讓這類群體實現安居樂業。

5、《規劃》如何體現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十三五”期間,上海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繼續堅持和完善兩個體係、“三個為主”、“四位一體”,逐步形成購租並舉的住房體係。一方麵推進房地產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著增加住房供應,優化住房供應結構,提高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比例;另一方麵強調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發展長效機製,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動搖。進一步完善並嚴格執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研究建立符合市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製度和長效機製。嚴格規範住房市場秩序,加強商品住房預售管理和房地產中介監管,強化對房地產企業、中介機構違規違法行為的查處。

最後更新:2017-07-07 16:23:57

  上一篇:go 證監會發布私募基金監管問答 就相關標準、流程等問題作出說明
  下一篇:go 中國6月外匯儲備30567.9億美元 預期306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