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聯通27份公告解開3個混改謎團:股權激勵定價為何能打五折

經過一批公告撤回風波後,中國聯通終於正式披露了非公開發行預案並複牌。

8月20日深夜,聯通集團A股公司中國聯通(600050)接連發布了27項公告,全麵披露了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中國聯通公告稱,公司擬向戰略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約90.37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約 617.25 億元;由聯通集團向結構調整基金協議轉讓其持有的本公司約 19.00 億股股份,轉讓價款約 129.75 億元;向核心員工首期授予不超過約 8.48 億股限製性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約 32.13 億元。 上述交易對價合計不超過約 779.14 億元。

整個交易完成後,聯通集團持有中國聯通的股份將 62.74%下降至36.67%,10家戰略投資者持有的股份約合35.19%,與之前8月16日披露的方案一致。

隨著這批公告的發布,外界對於中國聯通混改方案中的3個謎團,也逐步解開。到底誰參與了聯通混改,如何突破再融資新規,以及為何員工的股權激勵方案定價如此之低?

誰參與了聯通混改:10家戰略投資者背後的14個投資方

隨著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相關公告的密集發布,聯通混改參與方也浮出水麵。

根據公告,上述交易全部完成後,按照發行上限計算,聯通集團合計持有中國聯通A股公司約36.67%股份;中國人壽、 騰訊信達、百度鵬寰、京東三弘、阿裏創投、蘇寧雲商、光啟互聯、 淮海方舟、興全基金和結構調整基金將分別持有公司約10.22%、 5.18%、3.30%、2.36%、2.04%、1.88%、1.88%、1.88%、0.33%、6.11% 股份,上述新引入戰略投資者合計持有公司約35.19%股份。

這10家戰略投資方中,淮海方舟、興全基金均為相關投資者為參與這次聯通混改,成立的基金。

其中,淮海方舟的參與方包括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宜通世紀用友網絡、滴滴;興全基金則包括網宿科技和中車。

這也間接回應了此前外界對於聯通港股公司披露了14家戰略投資者,與A股公司披露的10家戰略投資方出現差異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前海股權投資基金本身投資者有數十家,其中還包括與中國聯通同樣位列三大運營商的中國電信集團。

換句話說,從某種意義上,中國電信也參與了聯通混改。

突破再融資新規背後的特事特辦

聯通混改方案,另一廣受關注的焦點,是如何突破證監會的再融資新規。

按照今年2月17日實行的再融資新規,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顯然超出了這一比例。

對此,中國聯通在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的特別提示中給出的解釋是,“2016年以來,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的決策部署,中國聯通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的指導下,製定了混改方案。同時就混改涉及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與中國證監會進行了溝通。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在依法依規履行相應程序後,同意對中國聯通混改涉及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作為個案處理,中國聯通可以根據2017年2月17日證監會再融資製度修訂前的規則製定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

這也難怪,不少機構將這次聯通混改對於再融資新規的突破,解釋為“特事特辦”。

而且,這可能很難複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國企研究室主任項安波就表示:“因為聯通混改具有先行先試等重大意義,證監會對其給予了特殊政策支持。對於一般國有企業來說,其混改較難獲得這種特殊對待。”

股權激勵為何能打對折定價

對於聯通普通員工以及其他潛在的混改對象來說,中國聯通混改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力度頗大的股票激勵計劃。

根據“中國聯通限製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期授予方案”公告,這次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才及專業人才共7550人參與員工激勵方案,人均10.1萬股,授予總股份為7.63億股,另外還預留8478萬股,總股數為8.4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其中計劃預留8478.00萬股,占本次授予總量的10%,占當前公司股本總額的0.4%。

量大,價格還便宜。中國聯通公告稱,員工激勵股票價格最終確定為了3.79元/股。不低於方案公布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均價的50%(3.72元/股);也不低於方案公布前20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或者120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一50%(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50%為3.79元/股).

中國聯通在停牌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7.47元/股。這意味著,聯通員工激勵股票的定價較方案公布前1個交易日的股價折價了49%。

雖然這一定價並不違反證券法規,但考慮到聯通近年來的業績並不算好,能拿出如此大力度的股權激勵計劃,依然讓不少業內人士吃驚。

按半年報披露的數據,中國聯通A股公司的每股淨資產為3.6979元。

好處顯而易見。聯通在公告中提到,本次混改擬建立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製,實現“崗位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擬以業績為導向優化薪酬內部分配機製和約束機製。推進全生產場景劃小承包,建立增量收益分享等市場化激勵機製,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國企改革有很多困難點,擔心國有資產流失,員工持股什麼人能持股,持有多少這些問題都很複雜,這次聯通把員工考慮進去,也是一大突破,後來的發改委推動的第二批、第三批國企混改可能會把員工持股考慮進去。

最後更新:2017-08-21 22:32:21

  上一篇:go 恒大飆漲18%許家印成地產首富 內房股中期業績喜訊頻頻
  下一篇:go 巴菲特出手並購遭遇“虎口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