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財經資訊
內控管理存掣肘 原尚物流盈利“天花板”待破
繼北京長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之後,沉寂了近一年的汽車物流行業有望迎來“第二股”。
近日,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尚物流”)首發獲證監會主板發審委審核通過。據招股書透露,原尚物流擬募集3.36億元資金,用於合肥、天津兩地的物流基地建設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汽車零部件物流為核心主業的原尚物流此前曾涉24項法律訴訟。不過,招股書對此並未提及。有業內人士指出,涉交通肇事糾紛、勞動合同糾紛等屬於汽車物流行業通病,但這也暴露了原尚物流的管理軟肋。
頻繁卷入訴訟糾紛,公司是否設置了相應的風險防範及化解機製?《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此曾致電致函原尚物流董秘辦,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回複。
頻陷訴訟泥潭
據天眼查顯示,原尚物流此前所涉的24宗法律訴訟中近半數被告為原尚物流及其分公司。從所涉訴訟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分為貨物運輸司機因交通事故而與公司發生醫事賠償、事故責任認定等糾紛以及員工勞動爭議糾紛等。
不過,原尚物流在招股書中著墨不多,僅提及公司曾於2015年10月與外協承運商廣州藍興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興物流”)因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而發生訴訟。
據披露,2015年10月18日,藍興物流因與原尚物流的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向廣州鐵路運輸第一法院提起訴訟,經廣州鐵路運輸第一法院判決,原尚物流向藍興物流償還運費 28130.91元及利息。目前,原尚物流已向藍興物流足額支付運費及利息。
“這屬於汽車物流行業通病。”深圳某投行一位許姓分析人士解釋稱,一方麵,由於汽車物流行業依托交通運輸,一旦公司員工執行運輸任務發生交通事故,涉及到責任認定的時候,作為雇傭一方的企業與司機等在事故的責任認定、賠償等方麵很容易產生分歧;另一方麵,部分汽車物流企業基於成本效率等考慮,會選擇性地將部分汽車物流業務轉給外協廠商配合,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也會引發責任認定上的爭議。
而在盈科律師事務所一位劉姓合夥人看來,這是不容小覷的問題。“頻陷法律訴訟從側麵暴露出企業管理存短板。輕則對企業的財務狀況、聲譽、品牌形象等造成負麵影響;重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活動、戰略前景等構成幹擾。對於即將以公眾公司麵目示人的原尚物流來說必須引起重視。”
盈利觸及“天花板”?
公開資料顯示,原尚物流主要為汽車整機廠以及其供應商提供零部件幹線運輸、配送、倉儲等全方位綜合物流服務。
據招股書顯示,2014年至2016 年,原尚物流對前五名客戶的合計銷售收入分別占營業收入的56.77%、52.89%、54.18%,其中,最大客戶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的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收的30.49%、27.98%、28.08%。
除廣汽本田外,原尚物流的本田相關客戶還包括東風本田、東本儲運、東本發動機、東風日梱、本田(中國)和本田汽車用品(廣東).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公司對本田相關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6.34%、41.90%、44.81%。
原尚物流在招股書中提示,若廣汽本田或者其他主要客戶因自身經營業務變化或者與公司合作關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對公司的采購量大幅下降,將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波動。
對於公司生產經營表現出的對本田係客戶的依賴,數位物流業內人士解釋稱,這與看似開放的汽車物流市場實則極為封閉有直接關係。“整車物流、汽車零部件物流等汽車物流第一梯隊基本由安吉物流、一汽物流等大型汽車廠商附屬控股或參股的物流企業壟斷,類似於原尚物流這類企業想要獲得本田係以外的客戶就意味著和第一陣營企業直接交鋒。”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稱,第一梯隊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客戶、資源先天優勢,與其交鋒無異於“虎口奪食”。
據了解,麵對市場競爭,原尚物流開始逐步提升快遞物流和冷鏈物流等非汽配類業務在營收中的比重。2014 年至2016 年,公司非汽配類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9.28%、11.70% 和11.65%。
在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看來,這種避其鋒芒的多元化探索與其說是原尚物流豐富營業收入結構的積極探索,不如說是受製於汽車物流市場開放度不夠的折中之舉,“汽車物流企業的競爭未來將更加體現在運輸效率、成本控製、創新模式之上,這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企業管理能力的較量。”
此外,原尚物流表示,汽車行業增速放緩或下滑可能導致汽車廠商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下降,受此影響,倘若不能拓展新的物流業務,公司將存在收入增速放緩甚至收入金額下降的風險。
趙小敏對此指出:“汽車行業增速趨緩使得依托其上的汽車物流行業受到直接影響。行業天花板漸顯,尋找主業外的多元化收入是汽車物流企業當下的共同訴求。”
據了解,公司此次募集資金不超過3.36億元將用於合肥物流基地、天津物流基地等建設。原尚物流稱,一旦投入使用,這將有助於公司在保持本田相關客戶的良好合作的情況下,開發和培養新客戶、新業務。
“探索新業務被業內視為是對衝單一主業潛藏風險的明智之舉。”上述許姓分析人士稱,但向利潤率豐厚的整車物流領域延伸意味著與行業巨頭較量,這對於營收體量尚不足10億元的原尚物流來說絕非易事。一方麵,需要規避行業巨頭夾擊;另一方麵,保持營收利潤穩健之際,平衡新業務與主業之間的關係是原尚物流當前需要考慮的。
(原標題:內控管理存掣肘 原尚物流盈利“天花板”待破)
最後更新:2017-08-06 1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