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
財經資訊
金磚機製邁入新十年
金磚合作平台有待進一步完善
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即將舉行,圍繞著金磚國家之間未來如何合作展開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這樣一則消息,在8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與金磚國家峰會有關的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下屬某研究機構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金磚國家要加強開放合作,進一步考慮建立金磚國家自貿區的可行性。
請注意,這次吹風會是由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提出金磚國家自貿區設想的專家又是國家發改委下屬單位的負責人,按道理說,不隻是純粹的“個人觀點”。
截至2014年10月,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請並生效的自由貿易區已達到221個。日本、歐盟在G20漢堡峰會剛剛簽署了比自貿區的開放力度還大的經濟合作夥伴協定。今年初,在退出TPP後,美國宣布重新啟動TTIP的談判,而APEC自貿區路線圖也在形成過程中。
在多哈回合推進有難度的情況下,對世界各國來說,建立自貿區是比較現實的選擇,而作為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代言人,金磚國家之間要想進一步密切合作關係,不會輕易將自貿區這一選項排除在視線之外。
對於金磚國家建立自貿區的想法,不宜簡單用同意與反對加以判斷,而是要更加立足於最大限度體現金磚國家合作機製的係統化、機製化、實心化。我認為,對於金磚國家建立自貿區的想法,總的來看是有建設性的,更是符合金磚國家合作未來發展方向的。
現如今,金磚國家之間的協作更多體現在全球治理過程中對於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代言上,在G20場合金磚國家開小會也正是為了協調立場。不過,就金磚國家內部而言,相互之間的合作卻停留在各自優勢互補的基礎上,老實說,即使沒有金磚國家合作機製,這五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投資關係依然會發展。
作為一個整體,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平台有待進一步完善。迄今為止,金磚國家的合作平台主要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合作基金這兩大金融平台,而在貿易、投資等重頭戲上,金磚國家的共同合作平台的確有缺憾。
也正是要克服這樣的缺憾,8月初在上海舉行的金磚國家經貿部長會議上,與會各國經過共同努力,最終形成了八項具體的經貿合作成果。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如何落實這些成果,而建立自由貿易區應當是比較理想的抓手。
對於金磚國家來說,經濟發展結構盡管有差異,但體量與發展水平也大體“門當戶對”,建立自由貿易區有助於這些國家打破合作的門檻,更進一步看,可以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提高話語權夯實基礎。
“拖家帶口”的問題難以回避
不過,也要看到,好的想法不一定就等同於沒有實施的障礙。中國的其他金磚國家夥伴幾乎都存在著“拖家帶口”的問題。
巴西是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和巴拉圭4國在巴拉圭首都亞鬆森簽署了《亞鬆森條約》,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場。作為南美地區最大的一體化組織,通過關稅減讓,1994年南方共同市場建成了自由貿易區,起到了對外協調關稅政策的作用,南方共同市場也越來越顯示出朝著關稅同盟方向發展的趨勢。
俄羅斯從2010年開始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建立了俄白哈關稅同盟,對外實行統一關稅;在此基礎上組建的歐亞經濟聯盟於2015年正式啟動,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聯盟內商品、服務、資金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終極目標是建立類似於歐盟的、擁有1.7億人口的統一市場。這樣看來,俄羅斯能否加入金磚國家自貿區談判,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歐亞經濟聯盟與其他金磚國家之間經貿關係的發展。
印度領銜著一個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拖家帶口”的成員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裏蘭卡、不丹、馬爾代夫和阿富汗。目前看來,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也進行了多次內部關稅減讓談判,朝著自貿區的方向發展。雖然南亞區域合作同盟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關稅同盟,短時間內還難以對外統一關稅政策,但就印度而言,關稅水平普遍較高,貿易保護色彩較為突出。
遠的不說,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之所以推遲生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印度對於巴厘島達成的共識出現反悔。另外,在RCEP談判中,印度也是一個比較不容易達成共識的談判方。這些年,中國與印度經貿關係取得了不小的發展,但麵臨的挑戰也不少。眾所周知,中國對印度出口金額遠遠比不上對美國的出口金額,但近兩年來,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案件數量最多的國家不是美國,而是印度。
南非也同樣有“拖家帶口”的問題,在1969年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的基礎上,從2004年起,南非與萊索托、斯威士蘭、博茨瓦納、納米比亞五個國家共同簽署的新版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協議正式生效。按照協議,這五個國家在改變稅率、稅收共享及機構範圍的決定方麵采用了聯合實施責任。這樣看來,南非在對外簽署自貿協定方麵也需要集體行動。
更為複雜的是,金磚國家不光有“拖家帶口”的問題,而且更存在“遠親近鄰”的問題。例如,1995年12月巴西所在的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簽署了《區域性合作框架協議》,決定2005年建成跨洲自由貿易區。又如,按照集體行動的原則,2008年9月,南非所在的南部非洲關稅同盟與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組成的歐洲自由貿易同盟(EFTA)簽署自貿協定,前者對後者在2014年前逐步減免關稅,而後者對前者則直接免除所有關稅。
據了解,南非一直不希望其餘四個成員國與歐盟單獨簽署經濟夥伴協定。那麼,如果南非在金磚國家自貿區問題上單獨行動,就容易影響其在南部非洲關稅同盟中的威信。如果說世界經濟的複雜性可以用“意大利麵碗”來形容,那麼,金磚國家搞自貿區的複雜程度不亞於“意大利麵碗”。
需要更寬廣的視野與更精心的設計
指出建立金磚國家自貿區需要克服的這些障礙,並不是對金磚國家搞自由貿易區說不。眾所周知,APEC國家“拖家帶口”的情況更多,但在APEC北京峰會上,與會各國領導人依然決定啟動APEC自貿區路線圖。
另外,即使是關稅同盟,也並非鐵板一塊,關稅同盟成員在對外談判上並不是沒有一點自由度。從南部非洲關稅同盟來看,盡管南非並不是很鼓勵,但納米比亞和歐盟依然通過了新的經濟合作協定。由此可見,隻要路線圖設計合理,“拖家帶口”問題也不一定會阻止金磚國家建立自貿區的步伐。
金磚國家的國情不同,而各自參與的一體化同盟又讓這些金磚國家擁有不完全相同的對外談判自主範圍。在這種情況下,要找到這些金磚國家在建立自由貿易區方麵的最大公約數並不容易,需要有更寬廣的視野與更精心的設計。
一方麵,要循序漸進,金磚國家在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過程中不必強求過高的開放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金磚國家開放的基礎本身也不牢固,起點相對不高。考慮到“拖家帶口”,需要循序漸進,不僅要追求金磚國家之間的最大公約數,而且也要適度兼顧與周邊國家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另一方麵,不必過於強調一刀切。在涉及金磚國家自貿區的談判中,需要根據不同金磚國家國情的差異以及適度考慮“拖家帶口”成員的具體情況,在不同時期對不同國家適度予以區別對待,如在過渡期的長短、關稅減讓的幅度、例外條款等方麵不搞一刀切。
這次金磚國家廈門會晤,與俄羅斯同屬歐亞同盟的塔吉克斯坦總統也應邀出席會議。從這個角度看,一些金磚國家在自貿區談判中“拖家帶口”也未必是壞事,這能夠擴大金磚國家合作機製的影響力,將來可能通過“金磚+”合作機製,使相關國家爭相加入到金磚國家自貿區中來。果真如此,豈不快哉?
金磚國家建立自貿區是一項極為複雜的係統工程。一開始,先將自貿區的架子搭起來,爭取早期收獲。之後,等大家嚐到合作的甜頭,再追求上台階,搞升級版。屆時,“拖家帶口”問題也不會對金磚國家自貿區建設構成太大阻力。在這次金磚國家廈門峰會上,可能會有人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問題,但指望這一次峰會就將金磚國家自貿區問題定下來,恐怕不太現實。所以,建立金磚國家自貿區更需要強調量力而行,因地製宜,循序漸進。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未來中國提高對外開放總水平的大手筆。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按照2014年1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的要求,中國要逐步構築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麵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迄今為止,包括最近簽訂自貿協定的格魯吉亞在內,中國已經與2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5份自貿協定。
眼下,金磚國家合作進入到一個關鍵階段,如果能夠用自由貿易區平台將這種合作關係固定下來,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們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需要,同時也符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有助於提升中國在未來經濟全球化中的影響力。
盡管其他金磚國家或許存在“拖家帶口”等困難,但是,如果從提升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站位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未必無解,但也需要戒急。總之,好飯不怕晚。
(原標題:金磚機製邁入新十年)
最後更新:2017-09-02 0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