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
財經資訊
鹽湖股份曾套牢多家機構 如今實現大逆轉

2015年末通過增發進入鹽湖股份的股東們,現在終於笑開顏,長城資產當初10億元認購的股份,現在市值超過16億元。
這些機構當初定增價格低於當前市場價一大截,又有轉增、債轉股等利好。但實際上,直到今年9月初參與定增的機構還基本上都是浮虧的,讓鹽湖股份股價飛躍,靠的還是新能源車普及政策和鋰儲量的利好。不過,鹽湖提鋰概念說起來簡單,看多年來的產量提升速度就知道有多難。
2015年12月28日,鹽湖股份以每股18.36元的價格定增2.67億股,募集資金淨額48.5億元,認購對象包括長城資產管理、泰達宏利、申萬菱信、鵬華、財通、光大保德信、金鷹、天弘等。
這在當時看來可是一筆劃算買賣,當天鹽湖股份收盤下跌,但也有26.80元/股。算下來浮盈不少。不過,鹽湖股份業績表現不給力,股價開始跌跌不休,今年6月份,跌破14元/股。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維護股價,給這些當初來捧場的機構投資者一個交代,鹽湖股份大股東3月27日提議董事會以公積金每10股轉增10股。此後,交易所下發監管函詢問高送轉的必要性。
鹽湖股份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當年淨利潤3.41億元,扣非後虧損1.24億元。此外,公司當時還公告一季度業績也不好。後來鹽湖股份更改了送轉方案,改為每10股轉增5股,等於打了對折。
今年1月份,當初掏了48.5億元的機構投資者所持股份就解禁了,這些投資者有退出的潛在需求。不過,市場對鹽湖股份的送轉也沒買賬。在送轉實施之前,股價下跌嚴重,定增進入的投資者紛紛浮虧。
就在推出送轉的同時,鹽湖股份也多次表態過進行債轉股。這也算是個熱門概念。不過,市場也沒認可,股價還是沒有什麼動靜。
一直到9月初,由於政府表態將製定燃油車退出時間表,新能源汽車概念一時風頭強勁,市場換算需要的鋰不少,鹽湖股份擁有大量鋰。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板塊異軍突起。鹽湖股份作為一個弱鋰電概念股,也因為擁有巨額儲量被空前重視起來。以前,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上漲之時,鹽湖股份沒有被帶動起來;現在,這兩家龍頭公司股價開始調整,鹽湖股份反而上漲了。
其實,鹽湖提鋰還是難題不斷。鹽湖股份下屬子公司藍科鋰業成立於2017年,成立後走了不少彎路,2010年推翻原來技術路線,2013年產量為506噸,2014年產量達到1706噸。
產量慢慢爬坡,可惜爬的太慢了。2015年,鋰價格就暴漲,但鹽湖股份鋰產量增速並不快,今年上半年生產工業級碳酸鋰2323噸。截至9月25日,藍科鋰業生產工業級碳酸鋰5317噸,擴產還是未知數。
對鹽湖股份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氯化鉀價格。不過,鉀肥價格依然在漫漫熊途中。此外,鹽湖股份興建的多個化工項目沒有多少起色,麵臨巨額的折舊計提。
鹽湖股份巨額在建工程完成轉固,按殘值率3%、折舊年限10年估算,每年需承擔的折舊預計將高達27.59億元。公司年報還顯示,重要在建工程本期利息資本化金額為12.14億元。此外,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原本預計2012年完工,2016年末工程進度為95%,利息資本化累計金額已高達41.46億元。
不管鹽湖提鋰如何艱難,借助這一概念,鹽湖股份的增發認購者至少可以賺錢了。
長城資產2015年12月28日斥資10億元認購鹽湖股份5446.62萬股增發,經過轉增後這部分股權為8169.9萬股,按照昨日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權市值達到15.9億元,相當於賺了近60%。因為多數增發機構沒有進入十大流通股東,難以推測是不是有機構在上半年有賠錢出貨情況。可以看到的是,金鷹基金和長城資產截至6月末持股未有變動。
(原標題:鹽湖股份曾套牢多家機構 如今實現大逆轉)
最後更新:2017-09-28 05: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