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財經資訊
流動性新規攪動5萬億貨基 收益、規模料雙降
2017年9月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規定》(下稱《規定》)。這在業內看來,基金行業過去依賴的委外、貨幣基金兩大規模利器,將受到嚴規限製,告別高速擴張時代。
“物極必反”時常在資本市場上得以應驗。最近幾年的公募基金行業委外定製基金與貨幣基金大行其道,前者在2016年新發基金1萬億,後者規模突破了5萬億大關、占據公募半壁江山。在“大躍進”過程中,它們的風險逐漸被市場所正視,並最終招致監管的管控。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陳健恒稱,整體來看,新規限製公募基金的定製發展,並從多個角度,增大配置難度和過度擴張貨幣基金規模的吸引力,進而約束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的增長。
貨幣基金首當其衝
雖然尚有6個月的過渡期,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自監管政策落地後貨幣基金受到的衝擊較大,高速增長時代一去不複還。
貨幣基金是一種典型的現金管理工具,聚集社會閑散資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國債、央行、銀行同業存單、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的特征。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中國境內基金管理公司109家、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及資管12家、保險資管2家,合計管理公募基金資產10.07萬億元。其中,325隻貨幣基金合計資產淨值為51056.69億元,占據半壁江山。到了7月份,貨幣基金再度上演增長戲碼。一個月內規模驟增7000億元,站上5.857萬億元的曆史高點。如果時間往回推4年,2013年第二季度末,貨幣基金規模僅有3600億,四年間貨幣基金的體量增長著實驚人。
貨幣基金體量膨脹背後有諸多原因,比如高收益、無風險、高流動性、避稅,這些優勢成了機構和散戶爭相購買的理由。貨幣基金一向使用攤餘成本法估值,這對投資者而言,幾乎是穩賺不賠的投資。
比如,某貨幣基金花100元買入一張債券、票息5%,準備到期後收回本息105元,那麼把5元收益攤到持有期的每一天來計算估值。理論上來說,基金隻要持有到期,哪怕相關債券其間市價大跌,也對它最終收益不產生影響。然而一旦發生巨額贖回現象時,基金持有的現金頭寸不足以應付投資者的贖回需求時,基金經理將被迫在債券未到期前轉讓變現,當成交價格低於購買成本時會產生虧損。
截至目前業內已發生了多起貨幣基金單日收益為負的情況。而真正讓業內產生恐慌的事情發生於2016年12月,彼時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遭遇郵儲銀行大額贖回時,便在市場上拚命賣券引發債市大跌,而坊間更有傳言稱最後其以自有資金彌補虧損。
貨基在流動性管理方麵仍存在一定隱患,因此今年規模進一步擴張之後,潛在的流動性管理風險也在升高。為此,《規定》規定:貨幣基金單一投資者占比超過50%的,需采用公允價值計價;且80%需投資高流動性資產。
天風證券孫彬彬稱,參考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規定,其區分麵向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發售,且要求麵向機構銷售的需95%投資於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此條規定讓中國貨基的監管進一步向美國看齊。但短期來看,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其投資貨基的出發點是其流動性與收益率兼顧的優勢,尤其是對於機構而言;因而,貨幣基金大比例需投資高流動性資產,意味著該貨基的收益率顯著下行,吸引力明顯下降。
從基金半年報來看,311隻貨基中,有35隻貨基的機構持有占比超過90%,有不少於78隻貨基的機構持有占比超過50%。其次,基金二季報顯示,行業資產期限均值為68.6天,二季度較一季度小幅上升但整體並不高;不過二季度資產平均期限最大的為116天,部分機構持有人較多且資產平均期限較長的貨幣基金存在調整壓力。
不過也有基金公司人士提出了不同看法。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貨幣基金收益率一定程度的下行並不意味著規模的快速下滑,公募基金有避稅優勢,當基金購買銀行同業存單、存款時,銀行要給予基金一定的收益補償;與此同時銀行購買貨幣基金同樣獲得收益,避掉的稅款如果能抵掉上述兩筆收益的差額,那銀行等機構還是願意繼續做這樣的買賣。
規模“瘦身”
對於基金公司而言,高速增長似乎難以為繼。《規定》對攤餘成本法的貨基還進行了額外的規定: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如果達不到該要求的,不得發起設立新的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基金與固定期限鎖定持有的理財債券基金,並自下個月起將風險準備金的計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
陳健恒稱,按現行規定,基金管理人應當每月按基金管理費收入的10%提取風險準備金,若風險準備金餘額高於上季末管理基金資產淨值1%可停止計提。對於這一指標超標的基金公司來說,不能再新發攤餘成本法貨幣基金,還需要每月額外都計提10%的管理費作為風險準備金,應該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這一點也很明顯會抑製貨幣基金的增速,但對於超標基金公司現有基金的運作影響相對不大。
《規定》還稱,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貨幣市場基金投資同一商業銀行的銀行存款及其發行的同業存單與債券,不得超過該商業銀行最近一個季度末淨資產的10%。陳健恒稱,這一條會加大貨幣基金配置中小銀行的同業存款、同業存單、債券的難度,規模越大的貨基越不好做;且對中小銀行的同業融資不利,約束中小銀行主動加杠杆的空間。
以上市銀行2016年年末的淨資產為例:興業銀行淨資產的10%為354.4億元,可能對大多數規模適中的貨幣基金而言,上限約束不明顯,但對大的貨基的配置不利;而中原銀行、貴陽銀行淨資本的10%分別為35億、22億,意味著貨幣基金投資AA+評級的收益率較高的資產受到約束,且配置分散度要求提升後,其操作難度也會加大;對於這部分發行人而言,需求的下降對應融資難度的提升。
除此之外,對於單一體量規模較大的特殊貨幣基金還有特別規定。《規定》稱,對於被認定為具有係統重要性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調整期限,由中國證監會另行設定。華南基金公司某內部人士稱,像餘額寶這樣的規模萬億以上的基金降低規模可能是以時間換空間,監管可能會給予更多的時間,否則短時去完成上述指標的話,會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
最後更新:2017-09-03 2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