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七年來首次 我國這個“大糧倉”耕地麵積淨增7.6萬畝

76100畝。根據最新土地變更調查,河南省耕地麵積達到1.22億畝,在原有基礎上淨增加7.61萬畝。這是繼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以來,河南省耕地麵積首次實現淨增長。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近日披露了上述信息,但並未說明其時間節點。根據相關規定,土地變更調查工作應在各地日常變更工作的基礎上,每年集中開展一次,統一時點是當年12月31日。

以此可以得知,河南此番實現耕地淨增長7.61萬畝的時間節點應是2016年12月31日。而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數據節點為2009年12月31日。

河南省國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河南全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強耕地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麵積持續高於國家下達目標,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二五”期間,河南糧食生產連續突破1100億斤和1200億斤大關,以占全國6.5%的耕地生產出占全國10.3%的糧食,其中小麥產量占全國1/4強。

而與此同時,耕地保護形勢日趨嚴峻,耕地後備資源不斷減少,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難度加大,數字顯示:“十二五”期間,河南全省淨減少耕地達134萬畝。

這種形勢下,素有“大糧倉”之稱的河南,耕地麵積為何能實現不減反增?

河南省國土廳副廳長陳治勝介紹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河南清欠舊賬、加快複墾,同時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確保耕地數量的同時保證質量和生態符合要求。

此外,河南還規範改進占補平衡管理,建立以縣級平衡為主、省轄市調劑為輔、省級適度統籌為補充的“三位一體”補充耕地統籌機製,連續18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深入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全省單位GDP占用建設用地規模由2015年的1225畝/億元下降到2016年的1048畝/億元,降幅達14.45%,以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二次土地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耕地麵積超過億畝的省份有六個,分別是黑龍江2.39億畝,內蒙古1.378億畝,河南1.2288億畝,山東1.15億畝,四川1.008億畝,吉林1.05億畝。

去年7月,國土資源部下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要求,2020年全國要有四個省份耕地保有量超過一億畝,其中黑龍江調整為20807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3433萬畝;內蒙古調整為11499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1033萬畝;河南調整為12035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188萬畝;山東調整為11288萬畝,比原來規劃多出了70萬畝。

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查詢後發現,在第二次土地調查之後,除河南外,其他耕地過億畝大省尚無耕地麵積增長的信息。

而從全國層麵來看,我國耕地麵積總體上還是處於逐年下降態勢。

近年來,我國耕地仍逐漸減少

官方公布的2016年度全國土地變更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耕地麵積20.24億畝,建設用地麵積5.86億畝,與2015年底相比,全國耕地麵積淨減少115.3萬畝,建設用地淨增加751.1萬畝(其中新增建設用地麵積809萬畝).

近日發布的《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要求,到2020年、2030年我國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65億畝、18.25億畝以上。這是一個約束性指標,即要嚴格執行、不能突破。

從2016年底的20.24億畝到2030年的18.25億畝,兩者之間尚有約2億畝耕地的空間。換言之,這14年間我國耕地數量減少的上限就是2億畝。

但有了這個數字上的空間,並非意味著地方可以隨意占用耕地。

今年1月份對外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強調,在耕地問題上要堅持嚴保嚴管。強化耕地保護意識,強化土地用途管製,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堅決防止耕地占補平衡中補充耕地數量不到位、補充耕地質量不到位的問題,堅決防止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的現象。已經確定的耕地紅線絕不能突破,已經劃定的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絕不能隨便占用。

9月26日下午,國土部耕地保護司副司長劉明鬆在“河南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培訓班”上表示,近年來,中央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耕地在所有自然資源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千萬不能放鬆耕地保護這根弦,對優質耕地資源要特殊保護,耕地保護責任重大。同時,耕地具有多功能性,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必須特殊保護。

最後更新:2017-09-27 13:48:16

  上一篇:go 環保部:已出台大氣汙染治理1+6攻堅行動方案
  下一篇:go 發改委同意浙江省開展投融資模式創新試點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