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財經資訊
三大推手致美元跌至11個月低位
摘要
美國經濟表現不佳除了特朗普新政頻頻受阻外,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的表現令美元處境雪上加霜。
7月18日,近期慘淡經濟數據及耶倫鴿派證詞令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再度加息的預期降溫,持續施壓美指。截至發稿,美元指數跌破95關口後持續下行,下跌0.50%,觸及11個月新低94.47,因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

美元指數分時圖
澳元兌美元大漲近2%,創逾兩年新高;澳元兌美元升勢擴大至1.80%,創逾兩年新高0.7940,因澳洲聯儲紀要鷹派及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

澳元兌美元
美元兌加元持續承壓下跌了0.70%,再創2015年8月以來新低1.2604,料測試1.26關口,更下方支撐位於1.25關口以及2016年5月低點1.2459.

美元兌加元
歐元兌美元擴大升幅,再創2016年5月以來新高1.1541;美元兌瑞郎擴大跌幅,創2016年8月以來新低0.9542。歐洲央行不久後將暗示縮減購債。

歐元兌美元
在岸人民幣擴大升幅至190點,創2016年10月以來新高,美元兌在岸人民幣跌至6.75關口。美元兌日元下跌0.50%,最低觸及111.97.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
英鎊兌美元由升轉跌,現報1.3025,因英國通脹數據不佳打壓英鎊,而在數據公布前,英鎊一度攀升至10個月新高1.3123.

英鎊兌美元
匯市大幅波動主要原因梳理如下:
一、特朗普新政頻頻受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醫改方案再度受阻,這將令其減稅以及基建相關的計劃被迫推遲,美聯儲加息預期受到打壓。周一美國又有兩位共和黨參議員表示反對修改後的醫改議案後,參議院的醫保改革似乎陷入很大的困境。參議員Mike Lee和Jerry Moran周一分別在推特上宣布他們不支持當前這個版本的醫改議案,至此已有四位共和黨參議員表示了反對,這實際上等於否決了這版修改後的議案。
二、美國經濟表現不佳除了特朗普新政頻頻受阻外,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的表現令美元處境雪上加霜。美國6月未季調CPI年率上漲1.6%,漲幅創2016年10月以來最小,美國6月零售銷售連續第二個月意外下滑。美聯儲主席耶倫在上周的國會證詞中提及,通脹的不確定性是影響貨幣政策的關鍵因素。
三、外部因素衝擊美元的疲軟也來自外部的因素的衝擊,加拿大央行上周開啟加息模式,歐洲央行也暗示將縮減購債,本周四將公布的歐洲央行決議成為投資者窺視歐洲央行政策走向的窗口。歐元兌美元已經升破了自2015年形成的震蕩區間上沿的強勁阻力,下個上行目標為1.1620,關鍵支撐位位於1.1300,近期匯價波動顯示料不會跌至支撐位。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18 20: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