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8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喝不起茅台酒也買不起茅台股?攀高500元 七成股民買不起2手

茅台酒喝不起就算了,現在連茅台股也買不起了——當貴州茅台股價突破500元後,這句話從吐槽變成了現實。

貴州茅台周一創下曆史新高,盤中突破500元大關、達到500.1元,收盤價為499.83元,成為A股有史以來的第一隻500元股(每股注冊資本可比的情況下),再次捍衛股王名號。

不過,這樣的股價讓大部分個人投資者無緣股王,因為成交一手就要5萬元、兩手就要10萬元,而當前A股市場大部分賬戶的市值都不足10萬元。

根據中證登2009年-2016年期間披露的曆史數據,A股市場持股市值1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平均占比為80.61%,絕大多數時間該比例都超過70%,僅在2015年牛市期間曾低於70%。

這意味著,A股市場的持股賬戶中,超過70%的自然人賬戶無力購買2手貴州茅台。

在產品端的貴州茅台酒也不好消費。截至目前,飛天茅台53度500ml一瓶酒官方零售價是1299元,但這一標準頻頻被零售終端突破,消費者要麼需要加價、要麼需要搶購。於是,這也出現了廠商主動要求控價的新奇場麵——別人做生意怕賣不了高價,貴州茅台做生意怕價格太高。

截至目前,剔除次新股,兩市共有12隻個股在7月以來創下曆史新高,其中8月共有7隻,法拉電子、貴州茅台和中炬高新均在今天刷新曆史新高記錄。

七成股民買不到兩手茅台

當股價突破500元、創下A股最高價記錄後,貴州茅台宣告了價值投資的成功,也為A股市場是否存在長期牛股做了一次實例回答,但後續的股票投資似乎和小散戶們沒什麼關係了。

因為超過七成股民都無力投資兩手貴州茅台。

中證的曆史數據可以驗證這個觀點。從2009年9月至2016年年底,中證登一直有披露詳細的投資者結構,其中包括備受關注投資者市值分布表,該表具體披露了當前市場投資者的大致市值規模。

下圖是2015年年末的數據,原來是長這個樣子的表格:

從2016年12月以後,中證登不再披露上述數據了。不過沒關係,A股投資者的結構相對穩定,在未發生超級牛市的前提下,曆史數據依然可以作為當前的參考。

縱觀中證登的曆史數據,持股10萬市值以下的投資者一直是A股市場的主力,占比基本穩定在70%-80%,僅在2015年牛市期間的3月、4月、5月和6月期間,該比例才低於70%。

除了貴州茅台外,A股還有哪些可能讓人買不起的股票?據統計,A股市場當前還有105隻個股股價超過50元,有10隻個股超過100元,億聯網絡和吉比特股價超過200元,分別達到265.85元和253.56元,購買一手需要超過2萬元。

此外,富瀚微、尚品宅配和長春高新的股價也較高,分別達到129.93元、128.45元和127.75元。

機構齊喊將漲價,後續看高600元

盡管股價已經創下A股曆史記錄,但機構依舊集體看好茅台後市、看高股價到600元,其中最樂觀最機構已經看到了637元,在此背後,是機構集體預測貴州茅台將重新進入漲價周期。

中銀國際在一份研報中表示,貴州茅台中報收入、利潤和預收款都超預期,公司在2018年提價的概率較高,業績成長確定性高,預計2017年每股收益為17.02元,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格上調至 600.00 元。

申萬宏源稱,2002年以來,茅台出廠價從218元到819元,年複合增速達10%,其中819元的出廠價已經維持5年未變,2017年批價漲幅已超預期,2018年提價預期強烈。此外,茅台是整個白酒行業真正掌握定價權的公司,對標國際烈酒巨頭帝亞吉歐,茅台重回收入利潤加速增長階段,盈利能力優於國際龍頭,高分紅享受估值溢價。

申萬宏源將貴州茅台的12個月目標價上調至了600元,預計2017年EPS為17元。

中泰證券也給出了576.9元的目標價,認為從中長期來看,茅台酒總體供應偏緊,未來 2-3 年公司收入複合增速可達 20%以上。

中泰證券表示,未來三年每年可新增茅台酒約 2000 噸(年複合增速約 7%),根據目前消費升級趨勢和渠道低庫存水平,判斷茅台已進入補庫存周期,未來三年茅台酒每年可新增消費量 10%左右,即 2017-2019 年茅台酒供應量總體偏緊,中長期價格上行趨勢確立,唯有通過提價來實現量價均衡。

東方港灣公司董事長但斌在接受券商中國《資智通鑒》欄目采訪時表示,真正的好公司,理論上是沒有賣出的那一天。茅台的產量快速增加,價格大幅增長,隻要中國白酒文化不變,它就像一座液體金山一樣。

五年的白酒周期輪回

查理芒格曾說,真正的好公司眾所周知,但好公司的問題通常都是太貴了。那在A股白酒股這個問題上,則是大家都知道貴州茅台是好公司,但當貴州茅台真的在2014年“跌落神壇”變得便宜、80多元一股的時候,卻少有投資者敢於果斷下注。

2012年曾是白酒行業的景氣頂點,時不時就能聽到有資本跨界到白酒行業——就如前年的互聯網金融一樣熱鬧,但以白酒塑化劑事件為起點,白酒行業開始走入下滑周期,直到2015年才開始恢複。

白酒企業真的複蘇了嗎?事實上,這次複蘇似乎並非全行業的盛宴,反而更像是全行業的一次洗牌曆程:少數一線白酒越活越好,大多白酒企業仍難以回到業績峰值、甚至還有掉隊跡象。

據統計,2012年期間,A股共有14家上市白酒企業,基本都處於曆史的業績頂峰,合計營業收入1126.06億元、合計淨利潤達到380.90億元。但過了五年後的2016年,14家公司合計營收為1195.50億元,隻增長6.17%,合計淨利潤隻有337.97億元,甚至還下滑11.27%。

事實上,如果我們將貴州茅台剔除出去,在這五年間,上市白酒企業整體淨利潤將從247.82億元下降至170.78億元,整體在五年內下降77億元,整體下滑達31%——因此,與其說是全行業複蘇,不如說是貴州茅台一家複蘇、強行拉高行業數據。

同時,貴州茅台是過去五年間唯一一家業績沒有下滑的白酒上市公司,最差的時候也隻是增長放緩。

此外,在這五年時間裏走出困境、業績再創新高還有順鑫農業、伊力特和古井貢酒等3家公司,2016年淨利潤分別為4.13 億元、2.77 億元和8.3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227.90%、16.95%和14.34%。

與之相對,14家白酒企業中有8家在五年間年度淨利潤下滑超過30%,金種子酒、沱牌舍得和酒鬼酒的淨利潤下滑均超過70%,分別達到96.97%、78.32%和78.08%,2016年淨利潤分別隻有0.17億元、0.8億元和1.09億元。

五年時間打亂的還有原來的白酒上市公司營收座次。

2012年年期間,以營業收入排序,上市白酒企業前五名分別是五糧液、貴州茅台、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和順鑫農業,但在2016年,這一排名變成了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順鑫農業、瀘州老窖:茅台從第二爬上第一、老窖跌落第五。

(原標題:喝不起茅台酒也買不起茅台股?攀高500元,七成股民買不起2手)

最後更新:2017-08-15 07:32:23

  上一篇:go 二季度私募基金都買了啥?中報揭秘他們已悄悄買入這個板塊
  下一篇:go 貨基“冷熱”變遷:餘額寶承壓下調限額 基金公司搶灘餘額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