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財經資訊
支付寶和微信都在大力發展的小程序上有大玄機
8月18日,農曆閏六月廿七日,日值紅紗,大事勿用。按照老黃曆的說法,這一天並不適合有什麼大動作(比如開市等)。
支付寶小程序負責人肯定不迷信。這一天,支付寶小程序開始落地公測,本來應該是一個非常順利的產品上線,但還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雖然支付寶的工程師們為了讓自己家的小程序變得更加厲害、不那麼像微信前前後後努力了小半年。但還是有人發現了問題——支付寶小程序的代碼文檔裏出現了微信小程序開發者的名字。
支付寶也很快給出了回應,表示已經修改了代碼,並且指出支付寶小程序還有很多自己的遠程,最後還向微信小程序致敬。
雖然這看起來是滿屏尷尬,但並不都是負麵的。至少這成功的引發了大家的關注,給支付寶小程序的公測帶來了不少目光。
支付寶畢竟是支付寶,就算其小程序出場再不順利,也會引發大家的重視。我敢肯定,就現在我寫稿子這會兒還會有不少人正在加班加點地努力開發支付寶小程序呢。
為什麼小程序這麼受重視?這其實和當前的移動互聯網發展狀況是密切相關的。就目前而言,移動互聯網領域呈現著以下兩個特征:
第一,隨著增量市場變成了存量市場,新產品獲客成本高。第二,馬太效應明顯,用戶時間被頭部超級APP把控著。
這個時候,開發者想要把自己的產品推廣出去就變得非常困難。借助小程序,應用的開發成本也會大幅度降低,而且也能與頭部應用(微信、支付寶等)的流量進行綁定,減少獲客成本。
對於平台方來說,開發小程序的意義在於打造一個超級係統生態。就微信與支付寶來說,不管怎麼發展都不可能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各種各樣的開發者會在這個體係內給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來滿足需求,來進一步與用戶進行綁定。
對於開發者與平台方來說,這雖然看起來是雙贏,但其中也暗藏諸多玄機。
怎麼讓平台方與開發者實現真正的雙贏是個問題。開發者需要注意的是怎樣把超級App中的用戶轉化成自己的用戶,不然就會變成了給巨頭打工的境地。很顯然平台方想要的是與開發者截然相反的結果,它們更加希望開發者在自己的體係中添磚加瓦。
平台怎麼平衡自身功能與小程序的功能也是個問題。如果給了小程序很多流量,就會使得App的主要功能被小程序分化。如果不給流量,小程序的意義就不大了。
這本質上關乎到怎麼給予小程序流量,給小程序多少流量的問題。微信小程序從推出到現在一直都在尋找這個平衡點。剛開始的時候,給的入口非常少,也就決定了用戶去使用這些小程序非常麻煩。微信小程序這段發展史可以說是入口開放史。到底應該給小程序賦能到什麼程度,微信估計也有了答案了。這一點對於支付寶來說非常有優勢,這個是可以借鑒的,也會省去不必要的試錯過程。
此外,雖然微信和支付寶都開發了小程序,並不代表著雙方會在這個領域產生競爭關係。小程序針對於自身應用體係的內部以及自身的用戶,並不會有太多外向型的業務出來。也就說支付寶和小程序並沒有什麼好爭的。對於開發者來說,基本上會選擇兩邊都開發一個,或者選一個更加切合自身業務的開發。對於用戶來說,可能那個裏麵的小程序都不會用。
既然支付寶和微信在小程序上不會產生衝突,那麼小程序的出現動了誰的奶酪?其實這個答案並不難給,肯定是應用分發商的了。在iOS的係統中,動的就是蘋果的奶酪,據說當初微信要做小程序的時候,蘋果並不願意讓這個產品命名為應用號。
在安卓係統中,相對來說比較著急的還算是手機廠商提供的應用商店。據說小米已經開發出了類似於小程序的直達服務了。
但無論怎麼說,小程序中有再大的玄機都跟用戶沒有什麼關係,相反小程序的產品形態出現對於用戶來說還是一件好事兒,至少16G內存的手機有救了。
最後更新:2017-08-21 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