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財經資訊
百麗私有化方案今日表決 兩大創始人欲套現百億元離場

市值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的百麗國際(又稱:百麗),將於7月17日舉行股東特別大會,表決私有化方案。如果成功通過,百麗將以531.35億港元的估值從港交所退市,與其巔峰時期相比,百麗私有化時的市值縮水約六成。若該筆交易完成,也意味著打破港交所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私有化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在私有化後,百麗的創始人將徹底離開公司。雖然百麗的高層出現震動,但是當《證券日報》記者在商場中對百麗的鞋店進行一線調查時發現,高層的變化尚未影響到百麗的經營。
百麗私有化今日表決
近日,百麗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由高瓴資本集團、鼎暉投資以及百麗執行董事於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向百麗提出私有化要約,將以協議方式,以每股6.3港元收購百麗所有已發行股份。如果要約達成,百麗將以估值約為531.35億港元從港交所退市。
恒生指數公司表示,若百麗私有化獲通過,7月18日收市後百麗控股將被剔除出藍籌股,7月19日正式生效。
據了解,百麗創始人、董事長鄧耀和首席執行官盛百椒並未參與私有化,二人通過其所控製的實體共計持股25.74%。二人將支持該私有化建議、並出售其所持有的股份。也就是說,百麗私有化之後,創始人鄧耀、盛百椒將徹底退出,並套現超過百億元。
百麗公告顯示,此次交易每股價格為6.3港元,較停牌前最後交易日所報每股市價5.27港元溢價約19.54%;較公司於聯交所所報52周最高收市價每股5.6港元溢價約12.5%。
此次私有化交易完成之後,高瓴資本集團將擁有百麗國際56.81%股份,鼎暉投資將擁有12.06%的股份;包括執行董事及體育部總裁於武、百麗執行董事及新業務事業部總裁盛放在內的公司參與要約收購的管理層將擁有餘下的31.13%股份。
針對此次私有化,百麗在公告中稱:“轉型對提升公司競爭力與鞏固在中國女鞋市場的長遠領導地位十分必要;聯合要約人計劃向百麗國際投入財務與運營資源,與公司攜手合作積極探索、嚐試新的零售模式;實踐一係列轉型及創新舉措,並在技術、物流及人才方麵投放大量資源。因轉型不乏風險,轉型戰略在公司獲私有化、並且不受公開股票市場短期紛擾影響的情況下,能夠得以更有效的實施”。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市場競爭加劇、品牌老化、設計觀念落後等各方麵的因素,是導致以百麗為代表的傳統鞋服品牌逐漸衰落的重要原因,若無法在這些方麵做出改變,贏回消費者,即便私有化成功,百麗的未來仍將麵臨較為嚴峻的形勢。
百麗“船大調頭難”
2010年至2012年,百麗旗下品牌的門店數量每年增加約1500家。據公司當時的年報顯示,鞋類業務門店最多時曾達到14128家。在此期間,百麗國際的淨利潤也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
百盛百椒曾表示:“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麗。”數據顯示,鼎盛時期的百麗國際曾占據女鞋市場近50%的份額,並連續12年問鼎中國女鞋銷售榜榜首。
百麗當年的“跑馬圈地”造就了公司的輝煌,但也正是因為發展過快,導致公司無法在市場巨變後快速轉型。
百麗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在截至2月28日的12個月內,公司銷售額增長2.2%至417億元,但經營利潤同比大跌15.4%至35.5億元,淨利潤則大幅下降18%至24億元。有業內人士評價,在銷售額增長的同時,淨利潤的下降說明公司產品的價格有所下調。
據《證券日報》記者在北京商場的調查得知,相比以前動輒超千元以上的鞋價,百麗今年夏款鞋價格普遍在800元上下,而在目前的打折階段,百麗鞋打折後的價格一般在300元至500元之間。
“今年百麗的折扣力度較大,除了3折至6折的折扣外,買兩雙鞋還可以再減100元。”一位百麗銷售員向記者表示,以前沒有這麼大的折扣。
記者注意到,百麗雖然打折力度較大,但在商場中動輒3折,少則5折的同類鞋店中,公司的打折力度並不起眼,尤其是在國外知名品牌同樣打折的情況下,百麗鞋店裏的顧客並不多。
事實上,在年輕消費者更加個性化的消費觀念裏,百麗的品牌並不占優勢,而高昂的價格更是將眾多消費者拒之門外。《證券日報》記者在商場的一線調查中發現,來到百麗買鞋的消費者多是年紀較大的老客戶。
據悉,百利同店銷售額連續13個季度負增長。此外,百麗的門店數量也大幅縮減,截至2016年2月29日,百麗零售網點減至13762家門店;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麗集團的鞋類業務門店數量再度減少到13062家,平均一天關閉兩家門店。這與百麗高峰時期幾乎平均兩天就有一家新的門店開業形成了鮮明對比。
轉型互聯網“失敗”?
對於百麗的業績下滑和關店潮,盛百椒曾對媒體坦承,百麗淪落至這一局麵,主要責任在他。在市場出現巨大變化情況下,沒有及時預判和找到正確的轉型路徑。
實際上,在電商崛起的同時,時尚鞋服零售商目前麵臨的經營困境是行業的共性問題。百麗的零售業務特別是鞋類業務、主要通過百貨渠道運營,目前普遍麵臨客流不足、消費意願偏低的壓力,短期內難以見到有效改善。
而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百麗早在2009年就創建了自己的電商平台“淘秀網”。2011年,又成立了鞋類B2C平台“優購網”,並將“淘秀網”的資源全麵移植至“優購網”中。然而其電商品牌發展並不盡如人意。有百麗的銷售員告訴記者,在網上很難買到中意的百麗鞋子,“優購網是百麗自己建立的,隻賣以前年度的庫存產品,不賣新產品。”
在業內人士看來,線上的運營思路和結構框架與線下完全不一樣,很多傳統企業跨界做電商,隻是單純把其當作清庫存的渠道,消費者自然不買賬。此外,款式設計落後、更新換代過慢導致存貨周轉變長,也是百麗業績增長乏力的重要因素。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快時尚品牌、超快時尚品牌不斷湧現,為了迎合消費者求變、求快、求新的市場需求,從設計到上市的周期越來越短,百麗與之相比,差距已是越來越大。
(原標題:百麗私有化方案今日表決 兩大創始人欲套現百億元離場)
最後更新:2017-07-17 07: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