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財經資訊
連續“關閘”12天 央行月中或重啟公開市場操作
昨日,央行連續第12個交易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當日實現淨回籠300億元。
這一幕有些似曾相識。回顧今年一、二季度跨季之際,央行曾連續13個交易日“停擺”公開市場操作,創下了自去年逆回購操作常態化以來最長的暫停紀錄。如果本周三之前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此次暫停時間將打破紀錄。不過,業內預期,本周麵臨4595億元資金到期壓力,因此央行很有可能在近期重啟公開市場操作。
逆回購連停12天流動性緣何充裕
記者通過資訊統計,從6月23日到7月10日,央行連續12個交易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期間累計淨回籠資金6600億元。
如此大額的淨回籠,卻不改流動性始終充裕的現狀。緊隨央行“關閘”步伐,貨幣市場利率幾乎一路穩步下行,不但沒有出現預期中的6月跨季資金麵緊張,反而顯示出寬鬆的跡象,更體現出近期央行貨幣政策工具調控之精準。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的隔夜利率從6月22日起持續下行,從此前的2.8890%回落到上周五的2.5330%。同期,銀行間最具代表性的DR007加權利率也從6月中下旬的2.9%以上回落至昨日的2.7180%,符合央行此前提出的2.6%-2.9%的總體運行區間。
央行連續12天“關閘”,緣何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中泰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主要源於三方麵因素。首先,季初的資金供給較為充沛。從機構行為上看,銀行發行同業存單或者借入1月期限資金是金融機構的跨季利器,兩者交易高峰集中在季末月份的第二、第三周,使得季初形成了較大資金供給量。
其次,4月至6月的銀行超儲率穩定在1.3%的水平上。其中,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保持穩定,6月外匯占款變動有較大可能轉正。而在超儲規模穩定的情況下,央行投放越少或越有助於資金麵的寬鬆。
另外,6月財政會有一定規模投放。央行在公告中曾多次解釋,臨近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對衝央行逆回購到期後銀行體係流動性處於較高水平,故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本周資金集中到期央行何時重開閘門
7月資金的集中到期讓市場開始猜測,央行是否會於近期重開“閘門”。數據顯示,從本周開始的三周內,每周將麵臨的資金到期量分別為4595億元、695億元和1385億元。其中,179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將於7月13日到期,2800億元逆回購將先後在本周內到期。
招商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整體來看,央行當前政策的主基調,仍然是維護銀行體係流動性水平處於既不過度緊張也不過度寬鬆的適中狀態,因此,對於央行暫停逆回購的行為不必過度擔憂,本周央行可能會重啟公開市場操作。
“對於是否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央行更多關注的是銀行體係流動性的總量而非價格。”興業研究分析師何津津表示:“季初影響銀行體係流動性總量的三大因素包括逆回購餘額、地方債繳款和月初繳稅因素影響。預計央行最晚7月中旬會重啟逆回購操作。”
她分析指出,從逆回購餘額來看,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期間,將實現自然到期後的資金淨回籠,前期逆回購餘額不斷下降。根據興業研究的靜態測算,本周五逆回購餘額或抵達300億元的絕對低位。從地方債發行繳款量來看,本周將超過3000億元。繳稅因素方麵,按照慣例,1月、4月、5月、7月和10月是財政存款的主要積累期,從而抽離銀行體係流動性。根據興業研究最新預測,7月財政存款預計增加3000億元,會對資金麵產生一定擾動。另外,除了常規的季節性因素,轉債申購期間凍結的資金也可能會在季初對流動性產生時點衝擊。
(原標題:連續“關閘”12天 央行月中或重啟公開市場操作)
最後更新:2017-07-11 06: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