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
財經資訊
新騙局!“微信語音”借錢,竟是假的!聲音卻一模一樣…
現在,很多人的防騙意識都很強
遇到微信上有朋友借錢
都會多一個心眼:
會不會被盜號了?
會不會中毒了?
還會要求對方發送語音驗證。
網絡配圖
然而,小編今天要說的是:
騙子也“與時俱進”,騙術升級了!
近日,通過發送語音博取信任,進而“借錢”的新型騙術,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騙子是如何獲取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並轉發給微信好友?據了解,原來裏麵門道甚多,令人防不勝防……
案例:耳聽也不能為實!“我是本人”竟是新騙術
8月2日,張小姐接到幾個好友的電話,上來就問張小姐為什麼還沒有還錢,這讓張小姐很納悶,自己沒問他們借錢,怎麼都給自己打電話要錢。
張小姐一問才知道,他們昨天收到了自己的微信,問他們借錢買東西,張小姐立馬反應過來自己的微信號可能被盜了。
在朋友接下來的描述裏,張小姐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對方為了證明就是微信號的本人,還曾給他們發過語音,聲音和張小姐的一模一樣。
這下張小姐傻了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有人能模仿出自己的聲音?
不少張小姐的朋友也紛紛表示,是不是張小姐在和自己開玩笑,他們明明聽到的聲音就是張小姐本人。為了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張小姐立即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公告,通知朋友們自己微信被盜,如果借錢一律不是本人。同時張小姐立即向秦淮警方報警,反映了自己這段詭異的經曆,希望民警能幫自己找出答案。
到底怎麼回事?警方揭秘真相!
派出所接到報警後,立即對案件進行了調查。民警將所有的受害人進行了統計,發現一共有5個人上了當,受騙金額為3000元。
隨後,民警索要了所有人微信聊天的截圖,很快就發現對話就是完全一樣。更重要的是,受害人提到的微信語音也一模一樣,這就像是複製和粘貼的場景讓民警想到,是不是有人錄下了張小姐的聲音?
民警在與張小姐聊天的時候發現,最近張小姐曾將自己的微信賬號密碼給過其他人。原來張小姐是個王者榮耀的愛好者,前兩天一個經常和她玩遊戲的好友發來消息,因為張小姐一直帶他贏,所以對方想要通過幫她充點券的方式報答張小姐。張小姐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加了這個遊戲裏朋友的微信就熱切地聊上了。
與一般的遊戲不同,王者榮耀的賬號不是微信號就是QQ號,所以對方想要充值,就要登錄張小姐的微信,張小姐也沒多想就交出了微信的賬號密碼。
期間雙方都在用微信交流,張小姐曾經多次發出語音消息,其中一句的內容為“是我是我”。就是這句話,被這個居心叵測的騙子截取下來,在騙得了張小姐的微信賬號後,又用這句話騙得了其他人的信任。目前,警方已經立案偵查,相關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之中。
此外,也有騙子在網上打著售賣遊戲賬號的旗號,要求買家發送語音驗證。據媒體報道,8月6日,南京市民劉先生收到了“準妹夫”小汪的語音信息後,在微信上借給對方3000元,隨後發現被騙。對此小汪解釋稱,自己曾在網上買遊戲賬號時,被要求提供語音驗證,後來發現微信號被盜。
揭秘:騙子如何獲取他人微信的語音?
多起此類案例發現,騙子在騙取他人微信號的過程中,其實就已騙取了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
然而,目前通行版本的微信並沒有語音轉發功能,騙子即使騙取了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又是如何轉發給微信主好友的呢?
據悉,微信語音並非不可轉發,通過提取語音文件或安裝“增強版微信”,都能達到轉發語音的效果。
微信語音其實是以“AMR”格式的音頻文件儲存在手機文件夾中。用戶可找到指定音頻文件,通過音頻軟件播放。在使用時,隻需在“按住說話”的同時播放語音,便可達到轉發語音的效果。
此外,搜索微博、淘寶等網絡平台發現,不少博主和網店在兜售一種“增強版微信”。與普通微信號相比,“增強版微信”擁有更多功能,諸如檢查刪除僵屍粉、名片推送、批量退群等功能。
對於此類騙局,網絡安全專業人士建議,遇到微信好友借錢的情況,最好能通過電話或視頻確認。向不能確定真實身份的好友轉賬時,可將到賬時間設置為“2小時到賬”或“24小時到賬”,以預留處理時間。
警惕這些微信騙局!
“朋友”微信問你要這個?小心!
當你收到朋友微信告知因刷機通訊錄丟失、讓你發手機號給TA時,請千萬留心,當他進一步發短信給你,並請你告知驗證碼時,就請一定注意了!你的微信支付被人盜用,微信好友被人騙錢,都可能源於你的這個操作。
有專業人士稱,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是因為跟你對話的好友,已經不是好友,而是被騙子盜用了他的微信。通過盜用微信,他可以看到你的微信,然後在他自己手機上登錄後,但因為不知道你密碼,所以他就使用找回密碼功能,微信方會發一個驗證碼到你的手機號上,你如果把這個驗證碼告訴他了,他就算是找回密碼驗證成功,可以登錄上你的微信了。這個時候,你的微信已經被盜了,微信被盜後,你的微信支付,你微信上的好友……各種潛在的危險都將出現。
一個微信“頭像”,騙走親戚2萬元!
在微信裏,人們以名稱和頭像來判斷一個人的身份。憑借此標識,人們在朋友圈內觀察朋友發布的內容,在群裏聊得熱火朝天。你可曾想過,這些內容確實是你的好友發布的嗎?你懷疑過他們的身份嗎?
武漢女子小芳今年4月認識了貨車司機小金,兩人迅速發展成男女朋友。小芳無意中對小金提起,自己有2萬元放在妹妹那裏。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隨後小金將自己的微信頭像更改成女友小芳的照片,通過手機搜索的方式,將小芳的妹妹玲玲添加為微信好友。
今年4月21日,玲玲在微信上收到“小芳”的信息,說急需用錢,要將2萬元取出來。玲玲信以為真,將錢轉給了“小芳”。事後兩姐妹通電話,騙局被揭穿。小芳將男友扭送到派出所。
分析發現,不法分子可以下載用戶的頭像更換在自己的賬號上,並修改了和用戶一樣的名稱,搖身一變成為微信裏的另一個你。其實,如果點頭像查看其個人資料,可以從微信號判斷其真偽,但朋友圈是具有高度信任感的社交工具,一般用戶並不會如此警惕,這給充滿惡意的發布者留下了操作空間。
有網友自己總結的內容在朋友圈內傳播:別人可以下載你的微信頭像,然後把昵稱改成你的名字,再屏蔽朋友圈對你可見,就可以完全冒充你,其他人無從分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點行騙。所以有用戶向好友發出提醒:“有人以我的微信頭像和名稱借錢一定是假的,請電話確認。”
如何防範類似騙局?
1.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易透露微信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
2.如他人在微信上提出轉賬請求,需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確認對方是否本人。
3.養成設置好友備注的習慣,幫助辨別“克隆”好友。
4.若發現微信賬號被盜,應及時凍結賬號,並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當。
5.盡量不要將QQ和微信互相關聯,以免發生兩號同時被盜的情況。
趕緊轉給你的親友!
提高警惕!
來源:蘇州普法
最後更新:2017-08-20 02: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