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3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港交所步步為營 揮刀速斬“老千”

受外圍宏觀政治因素等影響,港股市場本周有所調整,恒指報收於26884點,五日跌2.46%。國企指數跌3.91%,報收於10573點;紅籌指數跌2.21%,報收於4199點。恒生一級行業方麵,電訊業表現亮眼,五日漲3.78%;其他行業普遍調整,金融業五日跌4.55%。

華多利集團交易時被除牌

港股市場本周風波不斷,除恒指兩日連跌以外,港交所以華多利集團(1139.HK)開刀,加速“清理門戶”掃除“老千股”的舉動也吸足眼球。8月7日,華多利集團正在交易當中突然被港交所宣布除牌,並列入除牌程序第一階段,從而成為港股曆史上第一隻在交易中被除牌的主板上市公司。公司8月7日當天跌幅達到45.54%,至本周五收盤股價跌69%。

華多利集團的“老千股”名號實至名歸。公司自上市以來,僅在2004年盈利9000萬港元,2012年盈利3880萬港元,其餘年度均處於虧損狀態,最高營業收入為2012年的7269萬港元,2016年收入僅有490萬港元,經營性活動現金流量也是常年為負。公司此前就已經曆過除牌,並在2008年12月被港交所列入除牌程序第三階段。公司在反複提交複牌申請,並聲明自身已完成重組且具備維持可持續性經營業務的重組資源後,終於在2012年6月份複盤,可是經過短暫的回光返照後,集團再無盈利。

從製度層麵扼製“老千股”

“老千股”可謂香港資本市場的“特產”,在某程度上是因為香港市場的自由度以及便利性。在港股市場,大股東配售股票隻要給港交所報備,第二個交易日就可在市場買賣。正是這種所謂的自由市場提供的便利融資製度,為老千們創造了一個絕妙的賺錢模式。而港交所近來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從製度層麵扼製“老千股”,采取的一係列措施可謂是步步為營,直擊要害。

故事從今年的6月16日開始說起。當天港交所低調地發布了創新板谘詢文件以及《香港交易所就建議設立創新板及檢討創業板征求市場意見》,意圖對創業板、主板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大幅整改,同時提出設立創新板,以吸納同股不同權、虧損企業、創新性科技互聯網企業上市,其背後暗藏著的是對“老千股”的濃重殺氣。

緊接著6月27日中午11時後,24隻仙股價格集體跳崖暴跌,這些以往流通性較差的仙股當日交易量以數萬倍勐增,合計485億港元的市值在幾個小時內蒸發。隨後幾天,多隻股票延續暴跌趨勢。然而,這些還隻是前奏。

7月27日,港交所及證監會罕有地叫停供股,直指“老千股”最擅長的財技之一。中國農產品交易(149.HK)“5合1”疊加“1供7”折讓62.7%的供股計劃,以“擔憂不利小股東”的原因被宣布終止。從7月31日開始,港交所又相繼向創業板的萬亞企業(8173.HK)、中國生物資源(8129.HK)以及主板上市的華多利集團發出除牌通知,給出的理由均為業務不足以維持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生物資源和華多利均為在交易時被喊停,實屬罕見。這些被除牌的公司擁有以下主要特征:業務活動極度低迷,營業收入極低,業務入不敷出,出現虧損,營運現金流為負;公司生意在過去數年間已經嚴重惡化;公司無法證明其擁有足夠價值的資產維持上市地位,資產已經無法支持公司獲得足夠的收入和利潤以進行可持續經營。

同時,港交所也試圖加快速度對長期停牌並且複盤無望的“僵屍”股進行清理,目前正在醞釀設立除牌時限,製定超過時限未複盤者將被退市等政策。實際上,在現行的三階段除牌程序下,部分公司除牌的時間遠超出三階段除牌程序規定的一年半。針對除牌程序的這一問題,港交所已大致完成加快長期停牌公司除牌程序的谘詢文件,但並未涉及除牌條件或準則上的變動,文件的正式發布指日可待。

香港市場交易製度的完善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港交所此次大刀闊斧根除“老千股”頑疾的舉措不僅大快人心,並且將長期利好港股市場的健康發展。

(原標題:港交所步步為營 揮刀速斬“老千”)

最後更新:2017-08-13 08:27:34

  上一篇:go 機構逃離周期股 中期淨利巨降55%中孚實業複牌跌停
  下一篇:go 五位高管同時辭任 廣汽集團人事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