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2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次新股行情卷土重來 機構:看三大信號“見風使舵”

中科信息在8月10日首度打開“一字漲停板”後又快速走出了翻倍行情,這一強勢表現使得近期次新股的人氣有所激活,次新股行情最近又出現“卷土重來”之勢。

但次新股行情曆來就有波動較大的特點,操作上稍有不慎投資者就容易高位被套。如8月22日中科信息盤中一度打開漲停板,就讓市場驚出一身冷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和采訪發現,近年來,次新股行情走向和一些出現的現象之間往往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如IPO節奏調整、臨時停牌自查的出現,成交量變化等。

次新股行情回暖

總體來看,今年次新股的整體表現比創業板更令人受傷,不過,最近次新股行情出現了“卷土重來”的跡象。

8月21日,次新股板塊表現強勁,有超過20隻次新股漲停,其中龍頭中科信息曾在8月10日首度打開“一字漲停板”,但卻又罕見地走出快速上漲翻倍的行情,這一強勢表現對近期次新股板塊的人氣起到了激活的作用。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朱斌8月22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7月中下旬以來創業板、主題投資熱度的回湧,市場風險偏好開始提升,而這也帶動了次新股行情。

此輪創業板的反彈始於7月中下旬,近期表現較強勢的次新股也大多是7月後發行上市的公司,尤其是7月中旬以來發行上市的公司,如中科信息、華大基因索通發展建科院惠威科技國科微嘉澤新能等較為典型。

次新股首度打開“一字漲停板”後的持續表現往往反映著次新股行情的冷暖,8月“開板”的次新股在“開板”後的表現明顯比在6、7月份“開板”的次新股更強。除了中科信息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創業板在8月開板的絕大多數次新股都為投資人帶來了正收益,如華大基因、建科院、智動力等。

行情也有“風向標”

8月22日早盤,次新股龍頭中科信息曾一度打開漲停板,這也導致索通發展、惠威科技等次新股隨之出現跳水。截至8月22日收盤,中科信息雖然仍舊封住漲停板,但也表明市場的分歧在加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後發現,研判次新股行情可關注幾大信號。

IPO節奏的調整曆來是次新股行情的“風向標”。有機構人士此前曾指出,次新股的估值折溢價與IPO的發行數量呈顯著負相關關係,這在去年IPO加速後表現得尤其明顯。此前次新股估值溢價的頂點出現在2016年8月份,而到了四季度IPO開始明顯加速,數據顯示,2016年四季度共核準126家企業IPO,占全年總量的45.8%,隨著IPO的加速,次新股的估值溢價出現大幅回落,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今年6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今年5月底以來,IPO節奏開始較之前有所放緩,審批通過的IPO企業數量由此前的每周10家或10家以上調整為少於10家。進入8月,每周審批通過的IPO企業數量環比7月又有所下降,與此同時次新股行情再度成為了市場熱點。

另外,朱斌認為,監管層的態度對研判次新股行情也有參考價值。今年4月14日,證監會曾發文披露了對炒作次新股等惡性操縱市場行為展開調查工作的事項。隨後的第一個交易日——4月17日次新股板塊就出現大幅調整,如被上交所點名的清源股份連續出現5個“一字跌停板”。

多位市場人士還一致認為,連續漲停的次新股在臨時停牌後,股價往往會有較大的壓力。

去年連續拉出30個“一字漲停板”的海天精工由盛轉衰的標誌就是臨時停牌自查。去年12月16日,公司公告,由於近期公司股價漲幅較大,將就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進行核查,並從當日起停牌,這是海天精工上市後首度停牌。12月21日,海天精工在經曆停牌自查後複牌交易,雖然仍然破紀錄出現第30個漲停板,但已是強弩之末,第二天便急轉直下,至今仍處於中期調整中。今年以來,在臨時停牌自查後不久,股價開始步入持續調整的次新股還有張家港行京泉華瀛通通訊三暉電氣等。

此外,某主流券商中小盤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在次新股股價不斷上攻過程中,成交量出現明顯放大往往也是股價接近頂部的信號,值得投資者注意。海天精工、樂凱新材等近年來的次新牛股都曾在上市後的第一輪瘋漲尾聲放出過天量,今年以來三暉電氣、大燁智能江豐電子科藍軟件等多隻次新股也呈現這一走勢特征。

(原標題:次新股行情卷土重來 機構:看三大信號“見風使舵”)

最後更新:2017-08-23 04:47:24

  上一篇:go 南菱汽車“離婚冤仇錄”演續集:前夫失聯 前妻掌權
  下一篇:go 美國8月18日當周API原油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