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財經資訊
*ST德力:3名員工響應增持倡議 合計增持25.14萬股

*ST德力(002571)6月15日晚間披露公司員工、供應商及銷售商響應董事長增持倡議情況。截至目前,共有3名員工共增持13.66萬股,4家供應商共增持11.48萬股,合計增持25.14萬股,增持總金額為193.38萬元。
【延伸閱讀】
兜底增持為何頻陷“空城計”?
截至14日晚間,共有1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員工兜底增持的結果,整體來看,一半的公司增持人數不到員工總數的1%。其中,4家公司的增持人數為個位數,“長城係”兩家公司共隻有3人響應增持。
“虧了算我、賺了算你”的兜底式增持倡議再次凸顯了老板和員工之間尷尬的默契。
兜底增持之風在2015年、2016年已刮過兩次,多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或董事長號召員工增持自家股份,但應者寥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次A股的兜底增持再陷“空城計”。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首先,兜底增持本身即存在投資悖論。慣常的邏輯是,若真心看好某隻股票,可悄然低位建倉,不至於在股價被推高時再去建倉。
以前期兜底增持的龍頭股安居寶來說,該公司於6月5日午間公告董事長倡議書,隨後公司股價在6月5日至7日連續三日漲停。而公司員工的增持期限恰好為6月5日至6月7日期間,持股周期需在12個月以上並仍是公司在職員工。
安居寶董事長在兜底增持倡議書中認為,“公司股票投資價值已經凸顯”。增持期結束後,董事長還發布了對公司部分主營業務的良好預期,彰顯對公司未來兩年業績大幅回升的信心。
此舉並未迎來員工搶食公司股票的局麵,最終安居寶有21名員工增持了安居寶股票,僅占公司總人數的1%。
這一局麵倒是被二級市場活躍的遊資所利用。龍虎榜數據顯示,6月6日至6月9日四個交易日中,安居寶三次上榜。其中,6月6日,中投證券廣州體育東路營業部斥資3840.69萬元買入安居寶,搶占買入榜首席。然而次日,該營業部即上演“一日遊”,賣出金額達4287.89萬元,登上賣方第一位。
6月7日,海通證券天津霞光道營業部接力買入席老大,當天共買入安居寶1878.11萬元。至6月9日,該營業部再次出現在賣方首席位子,共賣出安居寶640.06萬元。
在發布增持倡議書後,同樣登上龍虎榜的還有智慧鬆德,該公司有12名員工增持公司股份,占員工總數的3%,增持總金額為41.72萬元。
其次,從員工的實際情況來看,兜底增持淪為“紙上談兵”是必然。據部分公司透露的員工薪資情況,奮達科技員工總數5277名,平均薪酬僅為6萬元/年,一線生產人員占八成多;智慧鬆德母公司及全資子公司現有員工總數390人,2016年度員工平均薪酬水平約6.92萬元;樂金健康母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現有員工總數1845人,員工平均薪酬水平約為5.93萬元/年;星輝娛樂截至2017年4月員工總數為3808名,平均月薪為5429.9元。
受製於薪資水平,不少員工可能並沒有資產配置需求,對不少員工來說,即使買一手股票也可能占用其月收入的相當一部分資金,但這些資金對於公司股價的提振作用卻是杯水車薪。
基於這些原因,員工們還可能覺得老板們動機不純,自然也就投鼠忌器。比如,兜底增持到底是不是公司實控人或控股股東為避免質押股份爆倉的“自救”之舉?
在本輪兜底增持潮中,不少公司的實控人或控股股都質押了相當比例的股份。比如,喊出“保底收益不低於10%”的驊威文化實控人郭祥彬持有公司股份2.31億股,其中質押股份數累計2.08億股,占比89.78%。因實控人施衛東遭遇平倉風險而被迫停牌的*ST德力近期也號召員工及其上下遊供應商銷售商增持,停牌期間,施衛東四次補充質押,質押股份數量占其持股總量的72.33%。
關於兜底增持的種種爭議難以平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並無法律法規明文規定兜底增持屬違規行為,監管層也絕無禁止兜底增持的意思,隻是規範相關信披流程。比如深交所日前發布了兜底增持九點規範,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增持主體、增持期限、兜底條款等具體內容;披露倡議人補償員工持股虧損的具體實施細則;披露員工購買公司股票的資金來源以及取得相關股份的表決權歸屬等。
也不能一概而論認為兜底增持都在作秀,比如驊威文化實控人郭祥彬喊出“保底收益不低於10%”,秒殺一眾理財產品。不過,這一新玩法已被深交所關注,後期還是需要關注實控人是否具有保底收益的資金實力,員工們的增持結果或許能夠說明不少問題。(來源:證券時報網)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