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財經資訊
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開建 金沙江27級水電雛形初現
8月3日,在建規模全球最大的水電工程、金沙江下遊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級——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全麵開工建設。白鶴灘水電站的裝機總量達1600萬千瓦,建成後將成為僅次於三峽電站的世界和中國第二大水電站,也是中國繼三峽、溪洛渡、烏東德之後的第四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工程總投資約1778.9億元,水庫具有年調節能力。
根據金沙江下遊四級開發方案,從上至下分別為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個梯級。上述四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646萬千瓦,相當於兩個三峽水電站,均由中國三峽集團承建開發。
其中,白鶴灘壩址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與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下遊幹流河段,壩址上遊距烏東德水電站約182公裏,下遊距溪洛渡水電站約195公裏。工程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是“西電東送”的骨幹電源點之一。
下遊四級電站中,溪洛渡和向家壩水電站全部機組已於2014年投產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1386萬千瓦和640萬千瓦,是目前中國已投運的第二、第三大水電站。2015年12月24日,烏東德水電站主體工程全麵開工。加上三峽及葛洲壩水電站,長江中上遊梯級開發的格局大致形成。
據澎湃新聞統計,目前,金沙江中下遊河段部分水電站已陸續投產運營,上遊水電梯級開發相對緩慢。上遊開發較慢的背後,除了建設成本較高之外,還有一重不容忽視的原因——當前電力市場供過於求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力企業的開發積極性。
金沙江全河段開發現狀:中下遊陸續投產,上遊進度緩慢
根據施工總體規劃,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將於2021年5月下閘蓄水,同年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全部機組將於2022年底建成投產。
白鶴灘水電站采用混凝土雙曲拱壩壩型,壩高屬300米級高拱壩。水庫具有年調節能力,正常蓄水位825米,防洪限製水位785米,水庫控製流域麵積43萬平方公裏,占金沙江流域麵積的91%。水庫淹沒影響涉及川、滇兩省近10萬移民。
金沙江是長江上遊幹流河段,全長2308公裏,流域麵積近50萬平方公裏,其幹流落差3300米,水能資源蘊藏量達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水能資源達8891萬千瓦,年發電量5041億千瓦時,富集程度居世界之最,是中國最大的水電基地,也是“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
金沙江全流域共計劃開發27級水電站,包括上遊13級、中遊10級,以及下遊4級,總裝機量超過8000萬千瓦,規模約為四座三峽工程。
金沙江中遊河段規劃的10級電站分別為:龍盤、兩家人、梨園、阿海、金安橋、龍開口、魯地拉、觀音岩、金沙、銀江。(注:包括《國家計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金沙江中遊河段水電規劃報告”審查意見的通知》(計辦基礎[2003]37號)文件中的“一庫八級”以及2013年國家發改委批複的《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電規劃報告》中提出的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按金沙和銀江兩級開發)
目前,金沙江中遊的部分水電站已投產運營。比如,金安橋水電站的機組已於2012年8月全部投運;龍開口水電站、魯地拉水電站也均於2014年全部投運。
在中遊開發中,除了金安橋為民企漢能所開發之外,其他項目的開發主體以發電央企為主。龍盤、兩家人、梨園、阿海水電站由雲南華電金沙江中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承建開發,該公司是由華電集團公司、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按33%:23%:23%:11%:10%的股比組建的大型水電流域開發公司。金沙、銀江水電站目前分別由四川省能投攀枝花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承建開發和華潤承建開發。
相對中下遊而言,金沙江上遊河段的水電站開發緩慢。
金沙江上遊規劃河段,指的是金沙江在青海玉樹巴塘河口至雲南迪慶奔子欄間的河段,流經青、藏、川、滇四省(區),河段長約772公裏。
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有關部委和川、藏、滇、青四省(區)政府對金沙江上遊流域水電規劃報告進行審查,同意以崗托為龍頭水庫的“一庫十三級”水電規劃方案,總裝機容量超1000萬千瓦。其中,川藏段8級電站分別為崗托、岩比、波羅、葉巴灘、拉哇、巴塘、蘇窪龍、昌波電站,均由華電集團旗下的華電金沙江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開發。
按照國際水電界關於梯級開發的通常說法,河流全流域梯級開發的次序一般是“先上遊後下遊”。這種立項和開發順序的好處在於,在上遊開發之後,開發下遊時無需截流。但在中國,這種情況反而不太普遍。實際開發中,有時上遊在先,有時下遊在先。越靠近城市負荷中心的,往往在開發序列上會越靠前。
“金沙江從中下遊往上遊開發,主要是基於距離用電負荷中心的遠近和方便建設的考慮。離負荷中心近的項目輸電線路更短,建完之後輸電線路和施工道路可以繼續沿用,經濟性更高。”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對澎湃新聞解釋稱。
2016年4月,金沙江上遊水電規劃中的第10個梯級電站——蘇窪龍水電站全麵開工,這也是金沙江上遊河段首座開工建設的大型水電站。
金沙江中遊龍頭水電站進度有望提速
白鶴灘水電站的多年平均發電量為624.43億千瓦時,相當於北京市2015年全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二。據三峽集團介紹,白鶴灘水電站與裝機總容量1020萬千瓦的烏東德水電站將在建成後送電至華東、華中和華南等地區。
據澎湃新聞了解,上述兩個項目的具體送電省份和落地點,至今尚未確定。這在中國水電項目開發史上並不常見,烏東德和白鶴灘必須麵對的是電力消納市場疲軟、電力裝機階段性過剩的現狀。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僅0.5%,較2014年回落了3.3個百分點,增速創1974年以來年度最低水平。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591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但從曆史數據來看,這一增幅並不算高。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今年全年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餘、部分地區相對過剩。
業內人士預計,烏東德和白鶴灘的具體送電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省份煤電去產能的推進力度。
除全行業的電力需求疲軟外,水電行業還麵臨另一個棘手問題——水電大省的大量“棄水”。近年來,西南水電基地頻頻出現大量棄水。2016 年,四川省、雲南省棄水電量均超過 300 億千瓦時。“棄水”有正常與非正常之分:正常棄水是指下遊水位較低的正常開閘放水及豐水期庫容不夠的放水;非正常棄水則是電力供過於求,讓本該用於發電的水白白流走。
針對金沙江目前的梯級開發現狀和水電站的出力特性,水電行業多次唿籲,具有蓄豐補枯調節作用的龍頭水庫的建設尤為迫切。龍頭水庫的作用在於,能夠有效平抑水電出力的峰、枯矛盾,更好地適應電力係統需求特性和電力外送,提高水電電能質量。
據澎湃新聞了解,金沙江中遊梯級電站的龍頭水電站——龍盤水電站,推進進度有望加快。
華電集團雲南公司8月1日的一則新聞稿顯示,“抓好龍頭水庫壩址比選和龍盤電站前期工作,爭取年內完成選定壩址的預可研報告,全麵啟動可研工作,細化前期工作及政策爭取工作,按省委省政府安排,力爭2019年開工建設。”
(原標題: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開建,金沙江27級水電雛形初現)
最後更新:2017-08-03 22: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