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減持新規滿月 大宗交易金額環比遭腰斬

6月26日距離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已滿月。種種跡象顯示,減持新規實施一個月以來,A股市場過去遭投資者詬病的減持亂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製,全市場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淨增持63.85億元,大宗交易數量和金額則環比分別下降了45.9%和54.4%。

WIND統計數據顯示,按照股權變動日期計算,從5月27日到6月26日,滬深兩市共有339家上市公司發生了關鍵持股人(大股東、董監高以及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的股份變化(二級市場交易),其中,整體為增持方向的達224家,合計淨增持92.64億元;整體為淨減持方向的達91家,淨減持金額為28.78億元,其餘則為持平。減持新規發布後的一個月內,上市公司的關鍵股東整體淨增持63.86億元,規模較大。

從二級市場交易明細來看,減持新規實施後的一個月時間內,上述股東共計發生855起股份變動,其中增持方向的為644起,增持參考市值為135.71億元;減持方向的為210起,減持參考市值為69.01億元,增持的數量和規模均遠遠高於減持,在近年來較為少見。上述855起股權變動中,股東類型為高管(含親屬)的共計571起。571起高管股份變動中,增持方向的為441起,增持總參考市值為17.81億元;減持方向的為130起,減持總參考市值為21.33億元,上市公司高管(含親屬)在過去一個月中淨減持金額為3.52億元,規模較小。

從大宗交易的情況來看,5月27日至6月26日,A股市場共計發生大宗交易730起,總成交金額為258.16億元,平均折價率為-2.46%。相比之下,減持新規實施前的一個月(4月27日-5月26日),A股市場共計發生大宗交易1349起,總成交金額為565.93億元,平均折價率為-3.45%。環比來看,減持新規實施後的一個月,全市場大宗交易數量下降了45.9%,交易金額下降了54.4%。

在監管層麵,滬深交易所也顯著加大了對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監管力度。不過,一些上市公司也想出了一些新點子來“曲線救國”。6月22日,贏時勝公告顯示,公司董事鄢建兵與黃熠離婚,完成財產分割後,鄢建兵持股從8.10%降至4.35%,不過,黃熠也承諾通過離婚析產取得的贏時勝股份,將繼續履行鄢建兵原先所做出的鎖定承諾。

(原標題:減持新規滿月大宗交易金額環比遭腰斬)

最後更新:2017-06-27 01:32:13

  上一篇:go 財政部: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下一篇:go 央行:下半年貨幣政策不鬆不緊 相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