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3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聯想創投王光熙:AI 產業投資 選有大數據基礎的垂直領域

在新晉獨角獸寒武紀的投資名單中,出現了幾家產業資本的名字,聯想創投是其中之一。後者是一支專注在科技方麵的投資基金,除了寒武紀,他們在人工智能方麵已經做了一係列投資布局,包括商湯科技、水滴科技、Face++等項目。

近日,結合國務院此前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記者采訪了聯想創投執行董事王光熙,從資本和技術的角度對於《規劃》進行全麵的解讀。

王光熙認為,在這個時間點上國家提出這個規劃是非常必要的,有助於全方位協調社會資源。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在底層技術上還有差距,到2020年時,在垂直行業中做出領先性的AI應用有很大機會。

差距:數據基礎和底層技術

《規劃》明確了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階段性目標,第一步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

“最近兩三年開始,AI領域,從整個計算架構、計算能力、硬件、軟件、雲服務,一直到後麵的應用,很明顯在整個業界、全球都是很清晰的風口。”王光熙說道。

他認為,中國在AI產業上的整體布局起步比較早,現在的差距主要是企業的現代化、信息化和數據化。隻有企業的“三化”跟上了,才能談利用AI進行改造和升級,AI產業本身才能快速發展。

其次,我們在一些核心技術上底子薄,比如芯片技術,芯片是跨學科的,從最底層的製造工藝到上層的軟件,是一個非常考驗綜合科技實力的領域。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後,我們在應用軟件端改造的比較快,但是在前端,特別底層和核心的技術上,積累的還是有點薄。

中美技術發展一個很大的不同是,美國是從技術到應用,正循環的科研模式;而中國往往是從應用倒推技術進步,經濟價值先行。

“很多技術是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匯集到一個時間點才爆發的,但我們是趕上了最後爆發的一段。”王光熙認為,到2020年,在垂直行業中做出領先性的AI應用是有機會的,優勢也會慢慢往底層移。

因此,在AI產業的投資上,聯想創投現在比較關注的是垂直行業的應用和改造,至於在哪個垂直行業下注,王光熙稱,考慮的點包括:大行業,行業本身有數據基礎,AI改造後會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

優勢:AR/VR技術有領先機會

在《規劃》裏,也有大篇幅提到了“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係”:研發部署要以算法為核心,以數據和硬件為基礎,以提升感知識別、知識計算、認知推理、運動執行、人機交互能力為重點,形成開放兼容、穩定成熟的技術體係。

《規劃》還對於八項關鍵共性技術分別做了闡述,其中就包括時下大熱的自動駕駛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智能芯片技術等等。

王光熙分析到,這八項技術基本上覆蓋了所有AI的核心領域。有的是偏應用類,有的是偏交互,有的是偏底層算法,八項技術把AI的產業鏈串了起來。

在八項技術中有一條提到了“虛擬現實智能建模技術”,《規劃》指出,重點突破虛擬對象智能行為建模技術,提升虛擬現實中智能對象行為的社會性、多樣性和交互逼真性,實現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與人工智能的有機結合和高效互動。

虛擬現實建模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在虛擬的數字空間中模擬真實世界中的事物。今天的AR/VR技術已經從圖片識別發展到3D的物體識別,也可以用單攝像頭做精準的空間定位。

2015到2016年間,AR/VR的風口效應非常明顯,無論是在娛樂方麵的應用,還是工業方麵的應用,都得到了資本的青睞。但是,因為一些基礎性的技術尚未成熟,以及需求和技術之間的隔閡,使得無論是C端還是B端,這些技術並未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聯想新視界研發總監張培此前告訴記者,問題在於,AR/VR技術中所包含的技術點複雜多樣,開發廠商並沒有精力去了解如何將技術應用於客戶身上;並且,一個新技術出現後,往往隻被少數人掌握,成為稀缺資源。而工具化是產業成熟的必經之路。

針對AR/VR的發展方向,王光熙指出,中國公司以前在產業鏈上吃過很多虧,隻做產業鏈上的一環,結果很多高價值的東西都掌握在別人手裏。現在,AR/VR可能成為下一代的計算平台,我們應該從一開始就是硬件到軟件再到服務,全產業鏈布局。中國的優勢是有體量龐大的C端和B端應用場景。從全球來看,現在整個的AR/VR技術都不是太成熟,利用起自身的優勢就有很大的追趕機會,現在來看,中美在這一塊基本上是齊頭並進的。

建議:階梯人才培養、有效退出機製

以前,我們有的技術盡管在實驗室中已經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從實驗室到市場,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有的甚至就被困在了實驗室裏。

王光熙認為,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有所改善。

聯想本身是從中科院走出來的公司,在後來的投資中,也投了不少學院派的創業者。他看到,國內的科研人員對於科技產業化的意識已經越來越強。一些應用類或是工程類的技術生命周期非常短,學校也想得很清楚,會以開放的政策姿態給予科研人員產業化的機會。

此外,國內的AI行業近年來聚集了一大批頂級的華人科學家,把全球最前沿的技術帶到了中國,比如加盟百度的陸奇,加盟阿裏的任小楓,加盟騰訊的俞棟。

《規劃》中特別提到了要聚集和培養AI高端人才: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體係,加強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特別是加快引進全球頂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王光熙對此建議,除了高端的領軍人物,階梯性的人才培育機製也非常重要。

他提到,未來AI產業需要有不同層的工種,就像今天的移動互聯網,不光需要有架構師,還要有好的產品經理,項目經理,程序員,測試員,售後服務等等,這是一個全產業鏈的事情。國家要發展AI人才,就應該是階梯性的培養,包括普通大學、大專、高職院校、中職院校,這些都要跟著產業的變化去調整。人才的培養和要產業接軌。

王光熙介紹了兩種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德國式的階梯教育模式,德國的工種、薪酬、人才培育結構都比較平衡,分工非常明確,而且,即便是職校畢業的待遇也不會比大學畢業的差太多。所以當地的職業教育做得非常好,很多學生很早就明確了職業方向,大家想的都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對口的工作。

另一種是美國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強調的就是高端教育,在頭部人才的建設上非常強,所以有強大的科研能力。同時,美國社會也吸引了全世界非常多的中層人才、工程型人才,填補了階梯式教育的不足。

除了人才的階梯式培養機製,從投資的角度出發,王光熙還希望能在高新技術企業的證券化方麵給予扶持政策。風投最終考慮的是投資收益,如果沒有順暢的退出通道,對於一些需要長期投入的科技公司,投資人就不僅僅是看公司價值,而是要花很多精力去想怎麼退出的問題,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會讓初創企業疲於應對。

最後更新:2017-10-04 10:33:05

  上一篇:go 股王騰訊再創新高 恒指接近大時代高位!
  下一篇:go 煤炭行業:焦煤價格漲幅明顯 關注低估值大型龍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