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
財經資訊
溢價逾兩成要約收購漢商集團5.01%股份 漢陽國資辦力保控股權

圍繞漢商集團的控股權爭奪戰還在進行。最新的消息是,漢商集團控股股股東漢陽區國資辦準備進行要約收購,收購完成後,漢陽區國資辦最多持公司股份數量為35.01%。
針對卓爾方麵增持漢商集團,漢陽國資的反擊計劃正式出爐。據漢商集團(600774,SH)9月29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漢陽區國資辦(以下簡稱漢陽國資辦)擬以22.50元/股的價格,向公司其他股東發出收購漢商集團5.01%股份的要約,本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1.97億元。交易完成後,漢陽國資辦最多持股公司股份數量為35.01%。
此次22.50元/股的要約收購價格,較漢商集團停牌前最新股價18.09元,溢價率約為24.38%。這一收購價格如何確定,目前要約收購進展如何?據公告,漢商集團將自2017年10月9日開市時起複牌。
擬1.97億元要約收購
漢商集團9月29日晚間披露的要約收購摘要顯示,要約收購,旨在提高漢陽國資辦對漢商集團持股比例,鞏固國有控股權。
根據要約收購摘要,基於要約價格22.50元/股的前提,本次要約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為1.96623億元,漢陽國資辦已於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公告前將3932.46萬元(相當於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的20%)存入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銀行賬戶,作為本次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金。本次要約收購方案需履行國資監管部門的程序後方可組織實施。本次要約收購資金來源於武漢市漢陽區財政資金。
為何將要約收購價格確定為22.50元/股,目前要約收購進展如何?
9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漢商集團證券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相關要約收購事項主要是漢陽國資辦方麵在進行,具體價格如何確定等事宜上市公司方麵並不太清楚。
武漢創銀投資財富管理公司經理劉學萬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一般而言,要約收購價格高於二級市場價。若有人與收購方競爭,則價格可能更高。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卓爾方麵已經明確表態12個月內不增持也無意控股權,相當於暫時不與漢陽國資辦方麵衝突,那麼22.5元/股的要約收購價格應該比較正常。
回溯此前公告,9月11日,漢商集團收到公司股東卓爾控股的告知函,卓爾控股及一致行動人閻誌於9月7日~8日,耗資291.62萬元增持了公司15.53萬股。在本次增持後,卓爾控股方麵合計持有公司5237.2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00%,觸及要約線。
9月12日,上交所向漢商集團兩大股東發出問詢函,詢問卓爾控股方麵是否有意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製權;詢問漢商集團目前大股東漢陽國資辦對舉牌方增持的意見、是否會在後續采取增持策略以鞏固控製權等核心問題。
9月15日晚,漢商集團公告的漢陽國資辦首先表態稱,擬以要約收購方式增持漢商集團股份,以確保控股權地位;9月18日晚,漢商集團公告了卓爾方麵的回複,稱“未來12個月內,無意取得上市公司控製權,不會增持漢商集團股份。”
公司董事意見不一
從卓爾方麵的六度舉牌,到漢陽國資辦方麵5.01%要約收購計劃正式出爐,已時隔大半個月。此次5.01%的要約收購計劃能否徹底擊退卓爾方麵,確保漢陽國資辦在漢商集團的大股東地位?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係教授吳先明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曾分析稱,此次要約收購,肯定有利於鞏固漢陽國資辦的控股地位。不過,卓爾方麵雖然表明12個月內不再增持無意控股權,但12個月時間並不長,這隻是一個有限的條件,他們或許在等待時機。
記者注意到,漢商集團內部近期也疑似出現分歧。據漢商集團9月22日晚間公告,漢商集團第九屆董事會於2017年9月22日以通訊方式召開了第八次會議,應到董事9人,實到9人。在針對《關於公司股票延期複牌的議案》進行投票過程中,8票同意,1票棄權。
雖然最終《關於公司股票延期複牌的議案》仍獲通過,但這1票棄權來自於哪位董事?漢商集團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不便透露。記者查詢漢商集團2016年年報發現,公司董事方黎除擔任漢商集團董事外,工作經曆包括卓爾(天門)棉花交易中心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卓爾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等。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不同意見。劉學萬分析稱,此次要約收購價格公布後,也可以大膽猜測卓爾方麵可能會參與此次要約收購。畢竟以這一價格減持套現,對於卓爾方麵來說肯定是賺錢的。
漢商集團公告顯示,閻誌方麵大舉買入源於2012年,當年9月首度對漢商集團舉牌。截至2013年3月初,其持股已達20%。據證券時報報道,2013年3月,閻誌方麵持有漢商集團20%股份的總成本僅2.96億元,而漢商集團20%股份對應市值已超過6億元。
(原標題:溢價逾兩成要約收購漢商集團5.01%股份 漢陽國資辦力保控股權)
最後更新:2017-10-01 03: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