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0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最高檢:對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製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之前報道】

中紀委公布姚剛被“雙開”內情:政治攀附、重金受賄、以權謀私

7月20日下午五點,中紀委宣布證監會原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此時距姚剛被帶走調查已經過去20個月。

2015年11月13日,姚剛被帶走調查。經過一年多的調查,中紀委認定,姚剛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搞政治攀附,利用職權為他人及企業提供幫助,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反廉潔紀律、生活紀律。

同時,他還濫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其涉嫌犯罪的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都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性質惡劣”

對於姚剛的違法違紀行為,中紀委在通報中稱,其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毫無宗旨意識,政治規矩意識淡漠,破壞資本市場秩序和證券監管部門政治生態,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並涉嫌違法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決定給予姚剛開除黨籍處分;由監察部報國務院批準,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姚剛,1962年5月出生,漢族,山西文水人,經濟學博士。自1993年起任證監會期貨監管部副主任、主任;1999年任國泰君安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2002年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主任;2004年7月任證監會主席助理、黨委委員兼發行監管部主任;2008年任證監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2015年11月13日,在證監會原主席助理張育軍被帶走不久之後,姚剛又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中紀委晚間20:00公布消息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姚剛被查的消息令市場震動,一位證監係統內部人士當時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吃驚,因為“他是證監會二把手,第一位的副主席,青年才俊。”

就在被帶走的前一周,他還遠赴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104會議室出席了“第四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論壇”的開幕式。這也是他作為證監會副主席最後一次露麵。

在他被帶走的當晚,證監會專門召開了黨委會,通報中央關於姚剛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

時任證監會主席、黨委書記肖鋼主持會議,他在會上表示,“姚剛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令人十分痛心,教訓極其深刻。”會議要求,全係統每一位黨員領導幹部都要從姚剛、張育軍的反麵案例中汲取教訓、引以為戒。

手握發行大權的“能吏”

作為資本市場的監管部門,證監會一直扮演發行審批和市場監管的多重身份。在股票發行審批製的時代,掌握發行大權意味著掌握最大的尋租空間。

中國證監會籌建之初,姚剛即進入證監會工作。1993年,年僅31歲的姚剛,即擔任期貨監管部副主任,之後升任主任一職。1999年,老國泰與老君安合並成立國泰君安,姚剛被下派至新成立的國泰君安,擔任總經理,並先後擔任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

2002年,姚剛重回證監會擔任發行監管部主任。發行部因其融資審核職能,而擁有審批實權。彼時剛滿40歲的姚剛,開始掌握IPO、再融資審核的大權。

姚剛的仕途一路通暢,2004年7月,年僅42歲的姚剛,升任證監會主席助理,並兼任發行部主任多年。2008年,姚剛升任副主席,並很快著手籌備設立創業板。

2008年初,證監會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創業板設立進入倒計時階段。在創業板籌建過程中,姚剛一直擔負重任。同年3月,為聽取中介機構對創業板首發辦法的意見,姚剛主持召開座談會,與證券、基金、創投公司交流意見。

2009年7月,姚剛在創業板發行製度培訓會議上宣布,創業板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創業板發行監管辦公室已進入工作狀態,正在抓緊組建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按照計劃,首批上市企業預計10月底或11月初掛牌。

經過兩年多的最後準備,創業板設立終於獲批。2009年10月23日,創業板舉行了開板儀式,姚剛代表證監會,在會上宣布了批準深交所設立創業板市場的消息,並要求深交所抓緊做好創業板市場設立得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創業板市場平穩推出和穩定運行。

創業板籌建初期問題較多,為後來的腐敗事件埋下隱憂。2014年12月1日,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被宣布接受調查。截至目前其具體被調查原因仍未公開,不過,市場傳稱調查源於他在創業板工作的問題。

2012年下半年,證監會領導班子分管工作調整,姚剛不僅分管發行部,還分管創業板部和人教部。另外,副主席莊心一分管公司部、上市部和法律部,劉新華分管國際部、會計部,薑洋分管辦公廳、網控辦和期貨一部;吳利軍分管稽查係統;張育軍分管機構部、基金部和期貨二部。

當時有議論稱,比較意外的是幾個一線部門均歸給了姚剛和張育軍。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發行部和創業板部,均由姚剛分管。

案件陸續公布

2015年A股經曆劇烈波動,前期高杠杆推波助瀾,後期股指暴跌全國救市。與之相伴隨的,是多個監管層高官和機構高管的違法違紀案件暴露。

在姚剛被帶走調查前後,證監會落馬的官員還有多位,包括投保局李量、發行三處劉書帆、主席助理張育軍,以及中信證券多人。

2017年5月24日,證監會公布了對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的行政處罰決定,其中中信證券因為做空主力違規提供“彈藥”被罰沒3.7億。

對於姚剛違法的細節,還有待司法機關進一步調查認定。從中紀委公布內容來看,姚剛在位期間,為搞政治攀附,利用職權為他人及企業提供幫助,同時還濫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在其被帶走之後,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姚剛前下屬李量案、特別是前秘書劉書帆案中存在一個易被忽視的細節。

據官方披露稱,劉書帆在接受調查時供述,2014年下半年,他利用職務便利,幫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事項順利通過證監部門發審會,並幫助該公司股票價格維持穩定並增長。為此,該上市公司負責人吳某向其行賄數百萬元。

同時,劉書帆利用該公司定向增發的消息,向朋友李某借款1000萬元人民幣,通過親友的股票賬戶購買該公司股票,總共獲利300餘萬元,劉書帆分得其中100餘萬元。隨後,劉書帆還多次向吳某打聽得知更多內幕消息,持續買入股票,非法獲利數百萬元。

高官連續落馬,市場對監管權力質疑不斷。值得一提的是,在姚剛被帶走之後,證監會也在持續反思,在完善權力運行機製方麵,進行了大量製度建設。包括壓縮自由裁量空間,在發行上市、機構監管、並購重組、稽查執法等領域進一步加強製度建設,強化權力約束機製,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來源:一財網)

最後更新:2017-08-31 11:32:22

  上一篇:go 多部門將聯合開展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行動
  下一篇:go 商務部:將大力支持西藏和四省藏區發展農村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