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财经资讯
机构自救A股恢复性上涨 盈利改善支撑蓝筹牛市

编者按:上周指数终于突破压制长达八个月之久的3300点,牛市真的来了?张波认为未来两周才是关键,本轮突破的隐忧显而易见,不得到有效性确认,一切都还需淡定。本刊特约作者玄铁表示,市场技术面仍未摆脱熊市阴霾。另外,强监管+大扩容的制度熊市,以及全流通堰塞湖般高悬,两者堪称A股市场长期利空。股市大牛行情出现的几率因此降低。
上证50指数最近连跌三天,收出“三只乌鸦”的空头形态,预示中报行情炒作渐入尾声。再加上A股素有逢重大政治会议必跌的传统,9月份虽有一波抢收行情,但是冲高回落几率较大。
盈利改善支撑蓝筹牛市
经历7个月的结构性行情之后,A股在8月迎来全面开花的格局,创业板指以6.51%的月度涨幅,领涨全球股市。沪综指和深综指分别上涨2.68%和3.5%,二者年内涨幅则分别为8.49%和-0.65%,技术面仍未摆脱熊市阴霾,目前仍是恢复性上涨行情,基础不牢易有反复。
从年内表现看,沪强深弱的走势,正是估值回归的缩影。上半年,沪市和深市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34万亿和1.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25.25%。沪市盈利增速约为深市的一半,但沪市整体涨幅却远强于深市,这是因为沪市静态市盈率18倍,远低于深市的36.8倍。
最明显的例子是,银行板块年内涨幅达23.43%,动态市盈率仅6.51倍,成为机构增持的主要品种。招商证券研究员仍看涨四大行股价,称其“当前正处于至少五年级别业绩持续向上的起点上,属于长期必有持仓”。
相比之下,创业板指年内跌幅达4.93%,根本原因仍是业绩增速难以支撑高估值——整体近60倍的市盈率,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仅增长6.02%。这也验证本轮行情主基调仍是强监管和大扩容下的估值回归。近期绩差题材炒作卷土重来,为机构短期自救行情,可持续性待观察。
政策驱动利好将有变数
沪市和深市的盈利分别创5年和3年来上半年的最好水平,增量资金仍在场外旁观。场内资金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左右腾挪,板块行情多数是一日游。
这恰恰是中国式慢牛行情的特色所在。牛短熊长是A股的历史格局,疯牛惨熊更令监管层如坐火山口。证监会不再以助长人造牛市为已任,回归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重心。在股指管理上,维持“稳中有进”才是最大的政治意图。
按照官方表述的主要政绩是“主要股指稳中有涨,市场波幅明显收窄,估值结构趋于合理,运行内在稳定性增强”。A股的学习榜样是美股。标普500指数过去8年来多数时间都是沿着60天均线缓慢上涨,回头看,较2009年3月的低位大涨逾2.7倍,年内涨幅仍是10.4%。催生如此慢涨长牛格局方为监管王道。
让A股从大涨大跌的婴儿期,步入慢涨小跌的成熟期,需监管层的逆周期调控。这也意味着一旦A股加速上行,必将迎来政策做空动能。也就是说,从6月份以来沪综指连续三个月上涨,不过是制度熊市的暂停而非终结。特殊因素是10月份将有“十九大”召开等重大事件发生,短期内股市政策偏向真空期,“无利空就是最大的利好”。
谨慎来看,以银行股为首的周期股业绩持续改善,令市场的抗击力增强,亦为改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四季度监管层促改革应有谋划,以加快适应“A股加入MSCI”的新格局,在A股国际化和市场化上或落重子。
结构性牛市仍是主基调
截至本周四,A股流通市值指数年内涨幅达12.27%,收于43834点,回到2015年6月29日的盘中点位。当日,沪综指收于4053点,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20885亿元。可是,当下9400亿元的融资融券余额,对应沪综指3367点,这验证了A股长胖不长高的必然路径——IPO扩容和大小非解禁让存量资金捉襟见肘。
强监管+大扩容的制度熊市,以及全流通堰塞湖般高悬,两者堪称A股市场长期利空。这一因素甚至可以冲淡A股市场盈利拐点带来的诱惑力,令中长期资金不敢入场。类似情形在2001至2005年的大熊市中亦曾出现。本周五,沪市成交额达3137亿元,这或许是短期调整压力的信号。沪市单日逾3000亿在年内仅出现三次,峰值是4月11日的3266亿元,其后沪指最大跌幅达8.3%。
自本周三起,银行板块指数连跌三天,全周跌幅分别为3.05%,这与证金公司增持银行股多数接近5%的上限有关。同时,股票型基金8月份四周的持股仓位分别为90.03%、88.7%、89.19%和88.97%。基于对股基的“八八魔咒”的担忧,获利机构有套现筹码做差价的冲动。
相比之下,创业板指本周上涨2.89%,显示机构自救演绎出风格轮动特征,超跌股的恢复性上涨行情仍在深化。不过,投资者需密切关注IPO发行节奏,一旦扩容提速,预示监管基调收紧,对题材股炒作有震慑作用。
从货币层面看,央行宣布,自9月1日起,金融机构不得新发行期限超过1年的同业存单。这预示新一轮货币紧缩或已启动,激进的中小金融机构同业存单滚动续发将成无米之炊,“钱荒”现象或重现。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由一季度1.85%、1.97%,降至二季度1.83%、1.95%,贷款利率重构成为趋势,包括房贷在内的贷款加息已在进行中,这将挤压实体经济本来就微薄的利润。因此,宏观经济下半年逐季减速是主流预期,股市大牛行情出现的几率因此降低。
(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红刊立场)
(原标题:机构自救 A股恢复性上涨)
最后更新:2017-09-03 16: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