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3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互聯網金融重點發力餘額理財項目

基金公司們酣戰於“財富號”時,另一片戰場亦打得不亦樂乎,不少基金公司把電商業務重心轉向銀行餘額理財。相比互聯網渠道,銀行依托於存貸業務及渠道優勢,用戶基數大,基金公司開拓銀行餘額理財業務能夠帶來規模效應。實際上,在餘額寶誕生後,曾有一段時間銀行力推“互聯網寶類”產品。三年多以後,銀行餘額理財業務,通過貨基的T+0功能及直銷銀行又有了更多新玩法。

銀行聯合公募發力 餘額理財業務

餘額寶2013年6月上線,半年時間從0到1853億。餘額寶成功喚起了中國網民的理財意識,導致個人儲蓄存款大搬家,驚醒了沉睡中的銀行。銀行感受到互聯網帶來的劇烈衝擊,尋求業務變革,據基金業內人士介紹,“尤其是中小型銀行的意願比較強烈。近兩年一些萬能險等業務被暫停之後,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壓力大,對發展餘額理財顯得更為積極。”

中國基金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發稿,資產規模排名前50的銀行中有46家上線了餘額理財業務,其中25家銀行的餘額理財業務均起名為“XX寶”。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上線了餘額理財業務(T+0)的銀行大約有70家。有些銀行看到自身的係統優勢,積極升級係統優化體驗,比如放開貨幣基金ATM機取款功能等。”

記者統計發現,銀行餘額理財項目的合作方中,易方達、華夏、南方等老牌大基金公司是合作的主力,小型基金公司隻見中加基金與德邦基金,易方達合作的銀行最多。民生銀行布局餘額理財合作的基金公司最多,工銀瑞信、嘉實、匯添富等8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接入民生銀行如意寶。其次為交通銀行的快溢通,對接了易方達、華夏、鵬華等6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第三為中信銀行薪金寶,對接了國壽安保、南方等5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由於貨幣基金在多個渠道銷售,公開數據無法核實各個餘額理財項目的存量規模。

銀行和餘額理財功能不僅僅止於T+0、隨存隨取,記者體驗部分銀行的餘額理財功能發現,銀行的寶寶產品可以作為底層貨幣資金支付購買其它基金。比如民生銀行的如意寶,用戶簽約購買如意寶後,購買基金通的產品可用如意寶支付並享受1折起的申購費率優惠。據公開資料顯示,民生直銷銀行於2014年2月28日上線,是國內首家直銷銀行。經過三年的快速發展,目前民生直銷銀行客戶數已突破580萬,金融資產超過680億元,餘額理財產品“如意寶”申購金額逾1.5萬億元。

城商行成餘額理財主力

民生直銷銀行的成功建立在銀行餘額理財業務的基礎上創新,直銷銀行不以櫃台為基礎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有利於構建場景。一些電商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餘額理財是各大基金公司重點布局的地方,而創新重點是垂直領域多場景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一季度國內上線直銷銀行已達93家。華南一公募的電商經理告訴記者,直銷銀行將是他們重點發展餘額理財項目的合作對象。

從已上線的銀行餘額理財項目看,基金公司與全國性的股份製商業銀行及城商行合作較多。隨著農商行理財規模的快速發展,基金公司也在充分發掘農商行合作夥伴。今年5月底,華安基金與成都農商銀行上線T+0的餘額理財服務。上述華南公募的電商經理向記者透露近期也在忙農商行的餘額理財項目。據透露,今年以來,各地城商行對餘額理財類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有不少銀行主動尋求基金公司的合作。

銀行餘額理財項目重在幫銀行留住客戶。“未來趨勢是銀行站在客戶的需求想問題,幫客戶設計產品,才會是最後的贏家。”據一位電商人士表示,未來這一趨勢和空間很大,也有部分銀行沒有開始餘額理財業務或者餘額理財業務應用場景比較少。據他介紹,有一家大型銀行受到互聯網金融衝擊較大,而在放開餘額理財之後,保有量直接上升,客戶數量也在上升。

不少銀行也在致力於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創新突圍,江蘇銀行近期推出“智能運營”創新管理模式的直銷銀行;徽商銀行直銷銀行“徽常有財”則上線天機智投,通過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創新技術相融合,借智能投顧創新直銷銀行;而更早布局智能投顧的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上線半年來規模已突破50億。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銀行理財還是剛性兌付,以後若剛性兌付打破的話,貨基規模發展更為迅勐,銀行則要失去一大批隻買理財的客戶,目前銀行餘額理財都是對接貨幣基金,布局得好,可以降低客戶流失的速度,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商業銀行鏖戰貨幣基金的趨勢仍然難以改變,早作布局的銀行和基金公司更能保持競爭的優勢。

(原標題:互聯網金融重點發力餘額理財項目)

最後更新:2017-08-14 06:23:11

  上一篇:go 5家券商係公募年中業績曝光 2家增長3家下滑
  下一篇:go 城投債投資趨謹慎 公募多策略應對估值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