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
財經資訊
證監會7月份核準42家公司發行公司債申請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後注意到,7月份,證監會核準了42家公司發行公司債的申請,規模為1204.7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為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達到150億元。另外,還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規模為100億元的可交換公司債。
而二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共有89家公司累計發行公司債106期,發行規模為1088.29億元,發行期數、發行家數和發行規模環比均增加了30%以上,同比均下降了45%左右。二季度,公司債平均發行規模為10.27億元。公司債發行期限仍主要集中在3年期,其發行期數在公司債總發行中的占比(65.09%)環比和同比均變化不大。
值得關注的是,7月份證監會核準的42家公司發行公司債的申請中,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為綠色公司債,規模分別為6.5億元和20億元。
今年以來,綠色債券鼓勵政策逐步落地。4月6日,中關村管委會印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支持資金管理辦法》,提出給予“綠色企業”貸款貼息以及綠色債發行企業補貼支持。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在降低綠色企業和債券融資成本的同時,也對其它地區綠色債券支持措施的落地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
6月份,央行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金融業標準化體係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五大金融標準化工程,其中包括綠色金融標準化工程,這有助於推動我國綠色債券的規範化發展。此外,央行、發改委等七部門還共同發布江西贛江新區、貴州貴安新區等五省八市(區/州) 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拓寬綠色產業融資渠道,支持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發行綠色債券、項目支持票據和集合債券,鼓勵地方政府發行地方債支持符合規定的綠色公益性項目。
業界認為,上述一係列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綠色債券的發展。
公司債券申請企業排隊情況方麵,根據證監會8月4日公布的數據,截止到8月3日,擬在上交所上市的有24家,其中,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控股有限公司為“二次反饋”,華融匯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為“已反饋”,北京中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18家公司為“已受理”;擬在深交所上市的有11家,其中,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為“已反饋”,中山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為“已受理”。
另外,蘇寧環球集團有限公司等32家公司“終止審查”,均為“發行人撤回發行申請”;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等16家公司“中止審查”。
(原標題:證監會7月份核準42家公司發行公司債申請)
最後更新:2017-08-07 08: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