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
財經資訊
提升航班正點率新規出台 京滬航班時刻數量將被調減
為提升航班正點率,民航局出重拳了。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獲悉,民航局最新發布《關於把控運行總量調整航班結構提升航班正點率的若幹政策措施》(下稱“新政”),提出調控航班總量、優化航班結構等一係列措施,多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將對航空公司時刻資源爭取、航線航班編排產生諸多影響。
從不能新增到削減航班時刻數量
新政規定,最近一年內未發生機場、空管等原因導致的嚴重不安全事件,且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至少有9個月不低於80%的機場將可以調增機場容量。但凡出現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在最近一年內、有9個月低於70%,或因機場不停航施工、機場淨空環境受到破壞等原因導致機場保障能力明顯下降的,應調減機場容量標準。
據記者了解,此前,航班正常率不達標的機場僅會被限製新增航班,比如上海機場(600009)就已經連續多月因此沒有新增航班時刻,根據民航局昨天發布的《關於實施2017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標和限製措施的通知》,首都機場因4-8月連續五個月數據不達標,自9月25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停止受理其客運加班、包機和新增航線航班申請。浦東機場7-8月連續兩個月數據未達標,同時因2-5月份連續四個月數據不達標,自9月25日起至12月31日停止受理其客運加班、包機和新增航線航班申請。
而此次明確航班容量增減標準後,未來航班正常率連續不達標的機場不僅無法新增航班時刻,還將受到削減航班數量等實質性的懲罰。規定中就提到,在2017年冬春航季和2018年夏秋航季,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按照機場容量標準75%的目標,調減始發航班時刻數量。
“這將進一步限製增長速度,”上海機場一位管理層對記者分析,機場的收入與航班起降次數密切相關,沒有新增時刻甚至削減航班數量相當於限製收入的增長,而對航空公司來說,在京滬等機場起降都是黃金航線和重要的收入來源,而這些機場也都是航班放行正常率壓力最大的機場。
不過,新政中還提到,京滬廣3個城市間對飛航線不增加新的承運人,4個機場不新增至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下支線機場的航線航班,核準航段實施總量控製,這將令北上廣國際航線承運人以及現有京滬、京廣、滬廣航線承運人受益。
用容量換準點
根據民航局《關於實施2017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標和限製措施的通知》(局發明電〔2016〕3534號)的相關要求,現做出如下決定:首都機場因4-8月連續五個月數據不達標,自9月25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停止受理其客運加班、包機和新增航線航班申請。浦東機場7-8月連續兩個月數據未達標,同時因2-5月份連續四個月數據不達標,自9月25日起至12月31日停止受理其客運加班、包機和新增航線航班申請。
對於民航局為何要選擇從這一時間節點開始控製航班總量,民航局副局長王誌清表示是“應對當前行業發展形勢的必然選擇”。隨著民航業的飛速發展,航班持續高位運行,保障係統滿負荷運轉,航班增長速度越來越高於綜合保障能力提升的速度,航班正點率嚴重下跌。
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民航航班平均正點率66.22%,同比下跌9.27%,平均延誤時間30分鍾,同比增加11分鍾。與此同時,航空公司運輸飛機數量仍在不斷增加,機隊規模不斷擴大,持續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與民航綜合保障能力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
不過,也有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現行的軍方主導、條塊分割、固態使用、靜態管理的空域管理模式,才是嚴重製約我國民航業發展的根本原因,通過內部“補短板”來解決航班延誤問題,依然顯得捉襟見肘。
目前,中國能夠用於民用大型航空器通行的空域不到20%,這與美國的情況正好相反。我們每年的航班量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長,而航路資源就那麼多,數量激增的飛機都要行駛,就必然產生擁堵。
最後更新:2017-09-27 1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