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
財經資訊
上市銀行2018年業績預期向好
A股2018年首個交易日(1月2日)開門紅。當日,22隻銀行股上漲,4隻銀行股漲幅超過2%。
2017年銀行股走勢分化,有漲有跌。出乎中小投資者意料的是,四大銀行股2017年慢牛上漲,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全年分別上漲40.59%、23.55%、15.41%、41.18%,均大幅跑贏上證指數6.56%的同期漲幅。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更是跑贏上證50指數25.08%的同期漲幅。今年1月2日,建設銀行盤中一度上攻至8元,創2008年5月8日以來的新高。與2015年6月上證指數5178點時的股價相比,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目前均明顯超出。
大型銀行股帶頭走強的一個重要背景是,我國商業銀行盈利增速回升,信貸資產質量趨於平穩。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淨利潤1.43萬億元,同比增長7.40%,增速較上季末下降0.51個百分點。而在2016年,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3.54%。2017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與上季末持平。而在2016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比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再看2017年三季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及建設銀行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速均高於上半年,四大銀行股2017年9月末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下降。
複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商業銀行將麵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兩方麵因素共同作用下,商業銀行業績增速有望與上年大體持平。一方麵,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總體向好,將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進行戰略布局,金融業將回歸本源、全麵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和效率,金融資源的配置將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生產效率與效益將會提高,這將有利於商業銀行業績的改善。另一方麵,在我國防風險、去杠杆、金融監管趨嚴以及美國降稅、縮表、加息的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走向將是中性偏緊,不利於商業銀行通過擴張資產規模而增加盈利。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2017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經營情況穩中有升,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預計為4%。資產質量逐步好轉,撥備反哺利潤,對淨利潤增長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2018年我國商業銀行雖會麵臨一些壓力,但業績可能優於2017年,多項指標可能進一步回暖,預計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增長6.5%。其中,淨息差受貸款利率上行影響而企穩小幅回升,貢獻利潤增長1.6個百分點;規模穩中趨緩與稅收優惠政策依然對淨利潤增長有所拉動,分別貢獻1.8、1.3個百分點。非利息收入在2017年低基數水平上有所改善,資管新規細則的發布和推進落實程度決定理財業務和部分代銷手續費收縮的壓力,保守預計非利息收入貢獻淨利潤增長1.0個百分點。
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2017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增長放緩,不良貸款率連續多個季度持平,撥備水平小幅提高,預計全年不良貸款率在1.74%左右,基本維持在年初水平,資產質量呈現企穩趨勢。2018年宏觀環境穩中向好,經濟結構調整的效果開始顯現,潛在風險釋放壓力減緩。雖然局部領域潛在的風險可能會產生一定負麵影響,但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整體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預計全年不良貸款率將在1.70%至1.75%的區間。
多家券商也預測上市銀行業績預期向好。中金公司稱,銀行業盈利持續改善確定性高。繼大型銀行之後,2018年中小銀行業績也將出現顯著改善,預計2018年上市銀行淨利潤整體同比增長7.2%,增速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東吳證券表示,在經濟企穩向好的情況下,銀行業資產質量有望持續好轉,撥備充足的銀行業績釋放彈性較大。
最後更新:2018-01-04 1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