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央行下了鐵命令:剛剛,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這個費用要漲…

以後微信、支付寶提現手續費可能要漲了!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10月15日,對於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中國的第三方機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正式“收編”的日子,到了!

不知諸位是否還記得:此前的8月4日,央行的一份文件,給“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絡支付業務”帶來了一場大變局。這份文件的主要內容是:

從2018年6月30日起,類似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都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台”處理。

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說白了,上麵內容就是一句話:10月15日以後,所有網絡支付必須通過網聯!你的錢,國家幫你看著!

央行鐵令如山,誰敢不從。據中新網最新報道,目前已有20餘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

支付寶們野蠻發展的時代過去了。這是一場第三方支付的大變局,更是更好保障老百姓的錢袋的大利好!

何為網聯?

網聯,其實就是一個由央行主導,專門監控各大支付公司的平台!相當於國家成立了一個官方組織,把中國所有的支付公司和銀行聚在一起。

為啥要搞這麼一個網聯呢?

近幾年,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可以防範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等風險。

事實上,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非常明顯:利於監管。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金融一個國家經濟的心髒,沒有一個國家會聽任自己的金融放任自流,因為金融領域的外溢性太強了。

01如果支付寶們不納入央行監管,國家無法及時並準確的掌握資金流動,難免就會有一些騙子起了歹心,向老百姓設局下套騙錢。

此前,由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跟各銀行對接,客戶交易央行基本無法監管。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係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

時間長了,難免讓人擔心:會不會發生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這樣的事?資本充足率夠不夠?會不會發生擠兌危機?這個央行原本卻無從掌握。

而現在,所有網絡支付都被納入網聯,我們的每一筆轉賬都在國家眼皮子底下。哪個支付公司縱容的騙局、錢都去了哪裏,一目了然,問責到根源。

02有了網聯,支付寶們的效率會更高。

以前需要支付寶、微信們去和銀行一家一家談,標準不統一,老百姓不同銀行卡在支付寶上體驗不同,有的限額、有的速度慢。

現在無需馬雲、馬化騰再去和銀行單獨談,統一標準全部接入。這意味著:未來支付寶的提現、跨行轉賬等一切和銀行關聯的效率將大幅提升。

03支付寶們掌握得大量金融數據,如果央行無法掌握和分享,可能出現“數據寡頭”壟斷局麵。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資源,不再是石油、天然氣,而是數據。而任何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數據,是金融數據。這是各國政府都要求第一手掌握的。而按照以前的模式,央行掌握不到支付寶們的交易數據。

現在,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於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媽這來了。

所以,網聯的成立,不僅是國家重拳淨化金融環境,更代表著由國家主導的中國新信用體係打響了第一槍!

網聯上線對第三方支付行業有何影響?

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收編了”,下圖是網聯公司的股東前10名單:

上圖可以看到,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

那成立網聯,對他們有什麼影響?

01洗錢不好洗了。

支付寶、財付通們將被“嚴格管製”,他們的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於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理論上為洗錢、行賄、偷漏稅行為提供了便利。

02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於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03對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支付寶、財付通):沉澱資金被否定

網絡支付清算平台網聯的建立,目的是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清算模式,解決困擾已久的備付金集中管理難題,理論上將不再享有對沉澱資金的支配和收益。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多個備付金賬戶,關聯關係複雜且透明度低,從某種意義上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自構建支付清算體係,卻遊離在現有金融係統之外。

網絡支付會漲價嗎?

可以預料到的是,第三方支付市場將因為網聯平台發生巨變。

比如,支付寶和微信手裏掌握的用戶交易數據就不能僅僅歸自己所有了。

再比如,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後隻要專心做產品就可以了,再也不用煩惱和大機構搶銀行資源的問題。

還有,以後大家哪怕是發一分錢的網絡紅包,央行也是知道滴。

當然,作為尋常百姓,我們關心的倒不是這些改變,而是我們到底是會多掏腰包還是少掏腰包?

很多人覺得,作為相對獨立商業的公司,網聯也需要賺錢,那它盈利方式不外乎跟銀聯一樣,收手續費。

而這個費用,第三方機構當然不會去承擔,最終隻能是分攤到具體的用戶頭上,也就是說,因為網聯收費,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會提高提現的手續費。

實際上,網聯本身並不直接跟老百姓產生現金聯係,而且它的出現會讓支付業務的總體直接成本下降。

因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付給網聯平台的轉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內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從而原本消費者負擔的部分也會相應減輕。

對此,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巢湛是這樣解釋的:

現在市場上總共有259家支付機構,如果按每家機構對接100家銀行計算,對接規模5900對關係。但是,通過網聯中心化連接,對接規模變成259加上100,也就是359對關係,隻需要維持相當於原來不到2%的關係。

今天,一個支付寶們規範發展的新時代到來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央行出手給支付寶們的長遠發展帶上了“安全套”,就像孫悟空用金箍棒給唐僧畫了一個圈,免得他被白骨精騙了吃,這當然是一件大好事!

馬雲笑了:支付寶是網聯的第三大股東,僅次於央行清算中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這是國家給予支付寶的莫大認可!讓支付寶的效率更高、讓騙局全部終結、讓信用更無價……這難道不是馬雲期盼已久的願景嗎?

吃瓜群眾安心了:有了網聯,無論咱們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仍然是一樣地方便,隻不過我們交易中支付的錢,央行會幫我們看得更牢、更安全。

傳統銀行改革的動力更強了:在科技改革和開放競爭麵前,沒有一切行業能夠永垂不朽,沒有一種商業模式能夠一勞永逸。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快速興起,中國銀行業的變革創新,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來源:中國經濟網、新華網、一點財經、財經韜略、中國基金報 、 21財經搜索、投資通)

潮 商∣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財富的智慧

最後更新:2017-10-16 22:41:07

  上一篇:go 支付寶等被央行“收編” 全新支付方式正在成型
  下一篇:go 央媽出手!支付寶理財通被“收編”的日子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