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
財經資訊
保監會對人身險保單貼現業務試點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1月8日,保監會對《人身險保單貼現業務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所謂保單貼現,是指保單貼現人(即保單持有人)以保單滿期給付折價或被保險人保險責任發生給付折價的方式,通過保單貼現機構將保單受益權轉讓給保單投資人從而獲得貼現資金,當該保單滿期或被保險人保險責任發生時,保單投資人可以領取保險金獲得投資收益的交易行為。
據悉,保單貼現分為普通貼現和重疾貼現。普通貼現是指保單持有人無力續費或不願意繼續持有保單時,將其保單通過保單貼現機構轉讓給保單投資人從而獲得貼現資金,保單投資人成為保單新的投保人和受益人,並承擔保單到期前繳費義務的交易行為。
重疾貼現是指重大疾病患者將其持有的保單通過保單貼現機構轉讓給保單投資人從而獲得貼現資金,用於解決醫療救治的財務需求,保單投資人成為保單新的投保人和受益人,並承擔保單到期前繳費義務的交易行為。
需要說明的是,保單持有人是指對保單利益依法享有請求權的保險合同當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包括投保人和被保險人。
保單貼現機構是指在保單貼現交易中提供專業谘詢、保單價值評估、資金貼現、保單保全、保單追蹤等一係列專業化服務的機構。
保單投資人是指出資受讓貼現保單的投資人,可以是保單貼現機構、其他機構投資人或個人投資人。保單貼現合同正式生效後,保單投資人成為貼現保單的不可撤銷受益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表示,對於保單持有人而言,如果身患重病或由於財務狀況變化不能繼續繳費,保單貼現能夠滿足壽險保單的持有人出於多種原因的變現需求。
傳統上保單持有人一般隻有兩種選擇將壽險保單變現,一是退保獲得保單現金價值,二是持有壽險保單至死亡事件發生或保險到期日。保單貼現則提供了第三種選擇,保單持有人可以獲得高於保單現金價值的資金,比退保更有利於保護保單持有人的實際利益。
對於保單投資人而言,保單貼現業務可以提供一定的收益率。保單貼現產品的收益率主要依賴於被保險人實際生存期限,不受經濟周期、係統風險的影響,使其成為投資風險分散化的重要工具。
對於保單貼現公司而言,則可以獲得中介費。對於壽險公司而言,保單貼現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保單的退保率,從而穩定壽險公司的現金流,有利於壽險資金的資產負債管理。
某保險公司精算師表示,這意味著保單可以變現,有利於促進新單銷售,有利於盤活存量保單。
不過,該人士認為,文件提及的幾類存量保單可以變現,而變現的時候,肯定是要超過現價,這樣對保險公司會利空。不過,也會促進保單長期持有,從這個角度講,有利於保險公司長遠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保監會強調,開展保單貼現業務,保監會同意。
試點期間,保單投資人僅限於使用自有資金開展業務,其中,機構投資人自有資金以淨資產為限。保單投資人不得變相規避自有資金監管規定,根據穿透式監管和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中國保監會可以對自有資金來源向上追溯認定。
試點期間,已經貼現的保單不可辦理轉貼現或再貼現。
保單貼現的產品類型包括普通型終身壽險、普通型兩全保險和普通型年金保險。
此外,保單貼現機構應選擇一家具有托管經驗的全國性商業銀行,簽訂托管協議,開立托管賬戶,將注冊資本存入托管賬戶。保單貼現機構在向保險監管部門提交開業申請材料時,應一並提交托管協議複印件和注冊資本進入托管賬戶的入賬證明。
在正式開展保單貼現業務前,保單貼現機構不得動用注冊資本。正式開展保單貼現業務後,注冊資本應處於持續托管狀態,用途如下:(一)投資大額協議存款、定期存款,且不得質押;(二)購置不動產;(三)向保單貼現人支付貼現資金;(四)向基本戶轉賬,用於與業務相關、經營規模相符的日常運營等開支。注冊資本不得以虛構債權債務關係等任何手段抽逃。
最後更新:2018-01-08 23: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