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財經資訊
緣何外資加速增配A股?幾大原因說明一切
隨著A股正式納入MSCI(明晟),如今外資也正在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中國。
近期,野村證券在最新發布的年度旗艦策略報告中指明了A股對於外資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所在——海外敞口尚低、研發占比不斷提升、產業整合潛力大、金融股價格被明顯低估。
野村證券大中華區研究主管劉鳴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過對中國、印度、日本、美國進行對比分析,並研究3400家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涵蓋A、H、美股),隨著諸多改革措施的推出,包括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這些發展會推動更多產業整合,混合所有製改革會改變和提升中國非金融板塊的ROA(資產回報率)和ROE(股本回報率).
對於2017年第四季度,該機構進一步下調“iPhone貿易”概念,並下調互聯網敞口,維持金融股權重,新增醫療和消費品,在房地產和科技板塊轉向更高的風險回報。
就今年短期而言,荷寶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對記者表示,比起美股,今年盈利顯著改善的新興市場將會跑贏,且在弱美元周期下,資金將會持續流入新興市場,“仍然看好2017年下半年的中國股市,曆史顯示,MSCI中國指數表現好於新興市場指數,隻有過去三年例外,但現在已經重返趨勢。”
海外敞口小
眼下,全球貿易增速不斷下滑、地緣政治風險頻發,目前看來,上市公司的海外敞口小,似乎意味著更為穩定。
相較於海外,中國股市是國內經濟增長的更為純粹指標。中國總體出口占GDP的20%,但中國上市公司的海外銷售比例很小,隻占MSCI中國、滬深300指數的10%,而美國上市公司的海外銷售則占美國標普500指數的43%、納斯達克100指數的44%。日本上市公司的海外銷售占日經225指數的53%,印度上市公司的海外銷售占Nifty指數的31%,外向型的IT服務行業和製藥行業都站到了MSCI印度指數的20%。
機構認為,美國上市企業的海外市場敞口很大,因此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對這些公司造成較大影響。相比之下,中國上市企業的國內敞口最大。盡管日本、美國、印度等經濟體都被認為是國內經濟驅動,但事實上主要上市公司都嚴重暴露於海外收入。
研發投入上升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股市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習”:研發費用的增幅是收入增幅的7.4倍。野村認為,研發投入將是投資未來的方式。
其實,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一直是研發銷售比的領頭羊,而科技、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工業、醫療等也在迅速追趕。醫療行業的研發銷售比為1.9%,仍然落後於印度(6.6%)、日本(7.1%)和美國(5.3%)。野村醫療行業分析師認為,中國的新藥研發費用與全球同業相當,例如恒瑞醫藥、國藥集團等的研發銷售比高達9-11%
野村也發現,中國上市公司樣板在金融危機後的幾大變化。首先,絕對研發投入(美元計價)從2018年以來翻了13.7倍,研發/銷售比從0.2%升值2016年的1.8%。2013年上市公司總營收上升,研發投入上升對此有所貢獻,因為研發實力將強化企業定價權。
其次,企業產生現金流的能力有所改善。企業自由現金流從2011年的低點6710億元人民幣升至2016年的7510億元人民幣。相應地,EBITDA(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從2013年開始上升。而債務/EBITDA也於2015年見頂。
產業整合提升ROE
相比起歐美國家,中國的產業整合度遠遠不足,而這也是未來A股ROE(淨資產收益率)提升的潛力所在。
劉鳴鏑認為,產能過剩企業,尤其是中/上遊板塊的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額/資產平均總額)和淨利潤率都較低的企業,是造成中國非金融股低ROA(資產回報率)和ROE的原因,預計國企改革將會提升行業龍頭的ROA和ROE.
就全球經驗來看,隻要沒有再融資問題,適度負債或加杠杆將會使得企業ROE最大化。
對於此輪中國去杠杆進程,外資的態度較為積極,認為去杠杆將大大降低中國未來的係統性風險,但機構也希望這輪中國的去杠杆進程不會過度抑製企業的負債能力。
金融股價格被低估
就行業來看,相較於其他幾個國家而言,中國金融企業具有最好的ROE,但股價卻是最為低估的。這在外資看來,也是潛在的投資機遇。
由於過去境外投資者考慮到宏觀金融風險、不良率等問題,金融股普遍存在較大折價,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估值則相對合理。中報結果顯示,去杠杆初步告捷,中國銀行業的不良率在2017年上半年穩定在1.74%的水平,監管層也強調金融部門應該從監管套利向服務實體經濟轉型。
野村測算了中國上市公司的PB(市淨率)和ROE,並將其與美國、日本、印度上市公司對比,中國互聯網和科技行業似乎還要更高一些,而其他非金融部門則居中遊,而中國銀行股的價值被大大低估。
“四季度各類改革預計將會陸續出台,包括國企改革加速等預期,改革執行的一貫性和質量都會自上而下地獲得改善,這些都會支持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因此風中國銀行股的風險溢價也會相應下降。”劉明鏑表示。
2017年上半年間26家上市銀行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開始向服務實體經濟轉型。銀行的存款、資產同比增速下降,但是貸款增速從2016年上半年的10.7%上升至2017年上半年的12.4%。不良率從2016年下半年的1.7%巔峰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6%。淨息差從2016年上半年的2.4%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2.2%。
總體而言,外資長線看多A股,並加速布局。針對四季度短線而言,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相對來看,四季度以消費和金融為代表的傳統行業白馬股可能更值得關注。一方麵,在周期走弱、市場缺乏明顯利好的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會重新回歸確定性較高的傳統行業白馬股。另一方麵,創業板外延式擴展受限,業績下滑、不達預期的比例較高,同時估值也不具備優勢,市場走勢較弱時,這些劣勢將變得更為明顯,從而製約市場表現。
A股公司財報標準高
鮮為人知的是,相比香港、美國、印度、日本等地,A股上市公司財報標準很高。統一的財年結束時間(12月)與及時的財報發布(財年結束後三個月內)大幅降低了投資人由下至上分析的難度。
(原標題:緣何外資加速增配A股?幾大原因說明一切)
最後更新:2017-10-11 23: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