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0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水皮:改革方案“三箭齊發” 新三板將涅槃重生?

2017年12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新三板分層製度、交易製度和信息披露製度的改革方案。雖然此方案與之前網傳的“三箭齊發”改革方案基本一致,但大家還是很激動,因為這標誌著新三板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改革三大板塊

大家先來看一下,這次新三板改革的主要內容:

1、交易製度方麵,引入集合競價。原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盤中交易方式統一調整為集合競價;盤中時段的交易方式為集合競價與做市轉讓兩種,供掛牌企業自主選擇。基礎層采取每日收盤時段1次集合競價,創新層采取每小時撮合1次的集合競價,每天共5次。

與交易製度改革相配套,全國股轉公司將設立專門的市場監察團隊,建立了獨立的監察係統,針對集合競價、盤後協議轉讓交易製度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了相應的監察預警指標。

2、分層製度方麵,在創新層準入條件的差異化標準中,調減淨利潤標準,提高營業收入標準,新增競價市值標準;並要求公司最近12個月完成累計不低於1000萬元的股票發行融資,且合格投資者不少於50人;另外,創新層的維持條件改為以合法合規和基本財務要求為主,以提高創新層公司穩定性,防止“大進大出”。

3、信息披露方麵,基礎層公司繼續執行現有信息披露規則,創新層公司將執行更加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新規對創新層公司提出的額外披露要求包括:在年報、半年報的基礎上增加季報披露要求;新增“業績快報”與“業績預告”製度,保證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審計從嚴,執行《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相關規定;實現分行業信息披露,提高披露的針對性;必須設立董事會秘書,提高信披事務管理人員素質,減少無知犯錯的情況。

按照時間表,新三板集合競價交易係統將於明年1月15日上線,明年4月30日創新層公司將按照更新後的分層管理辦法進行遴選,新的信息披露規則將從掛牌公司2017年年報披露開始適用。

競價交易是核心

當然,在這三大塊中,競價交易是本次改革最大的亮點。

實話實說,一個多月前新三板開始測試競價係統的時候,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意外。因為這個步子邁得比大家想象的要大,而且對於競價交易進入新三板,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便在管理層內部,也是有不同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5年裏,從無到有,從幾百家掛牌企業發展到突破一萬家,成為世界上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個資本市場。

但在迅勐發展的過程中,該市場製度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也開始顯露,其中流動性差,交易不活躍,致使市場低迷,估值承壓,摘牌企業的數量呈現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11月28日,新三板曆史上總共有666家企業摘牌,其中2017年度已有573家新三板企業終止掛牌,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新三板退市企業總共僅有56家。

毫無疑問,集合競價的引入,將增加新三板的吸引力,給當前相當清淡的市場注入一定的活力,起到鯰魚作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能起多大的作用,這個我們一邊看,一邊才能得出結論。

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新三板企業的成長性優於創業板、中小板公司。根據申銀萬國的統計,從盈利企業增速看,新三板中有30 家公司業績增速超過50%,21 家超過100%。而從市盈率來看,截止今年7月,創業板的市盈率是新三板做市板塊的1.89倍。換句話來講,新三板是具備跟中小板、創業板爭奪資金的實力。

交易人群沒改變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度誇大這次改革對改善流動性的影響,因為交易製度的改革,並不會帶來投資者數量的改善。新三板實行較高的投資者準入門檻,自然人投資要有500萬以上的金融資產。所以說,這不是一般散戶可以玩的地方。

不過,話講回來,如果真要提升新三板的流動性,其實也很容易,那就是降低準入門檻,讓普通散戶也可進入,那麼新三板或許可以立馬變得熱火朝天。但這樣做的意義不大,甚至可能引發金融風險和社會問題。

這方麵創業板或有前車之鑒,2009年創業板推出之時,投資者準入門檻為50萬元證券資產及交易經驗滿兩年,之後隻要投資者滿兩年交易經驗即可。由於創業板總盤子太小,全國眾多投資者蜂擁而至投機,其結果就是估值水平遠高於主板,樂視網等蘊積的股價泡沫難逃破滅命運,至今還在讓一些散戶為此買單。

況且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條件比較低,可以說魚龍混雜,貿然為散戶打開新三板大門,市場流動性是激活了,但散戶可能為此承擔巨大代價,暴漲暴跌的資本遊戲讓散戶傷不起。

所以,在水皮看來,新三板的改革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希望這隻是一個開始。新三板在今後改善直接融資比例的方麵,能夠對中國資本市場,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更新:2017-12-31 10:33:47

  上一篇:go 蘋果手機陷“電池門”引用戶不滿
  下一篇:go 12月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