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62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央行出手: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對你我有何影響?

一、10月15日起,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

10月15日,對於支付寶、財付通等中國的第三方機構來說,是一個裏程碑的日子。

據中新網報道,按照央行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目前,已有20餘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接入工作,包括財付通、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全部接入網聯

今年8月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台處理。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台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這意味著從今天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天馬行空、我行我素的時代開始終結(2018年6月30日是最後期限)。他們將被一個巨大的網“罩住”,從此開始被央行“穿透式監管”、必須學會做“好孩子”的時代。

這個網,就是“網聯”,它的工商注冊名是——“網聯結算有限公司”。

換句通俗點的話說,支付寶、財付通們將被“嚴格管製”,每筆轉賬交易,都將被央行看清楚。而在此之前,由於交易是“直連模式”,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這理論上為洗錢、行賄、偷漏稅行為提供了便利。

二、網聯橫空出世,釋放什麼信號?

網聯,其實就是一個由央行主導,專門監控各大支付公司的平台!相當於國家成立了一個官方組織,把中國所有的支付公司和銀行聚在一起。

這背後釋放什麼信號?分析認為:

第一,銀聯吃獨食的時代終結了

也就是說,一直覬覦第三方支付的銀聯,徹底歇菜。以後第三方支付的事情,由網聯來負責(銀聯隻占網聯1.55%的股權)。而銀聯在其核心業務——銀行卡清算業務上,正麵臨著“國門全麵打開”,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的全麵殺入。

所以,銀聯昔日獨享蛋糕的時代終結了,第三方支付也“侯門一入深似海”了。

第二,從業務管理的角度,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收編了”,支付寶和財付通的超級金融夢想,遭遇到了天花板

下圖是網聯公司的股東名單:

上圖中出資額為“首次出資”,最終出資完成後公司注冊資本為20億元,股權比例與上圖一致。國內主要第三方支付機構,都獲得了入股網聯的資格。

可以看出,網聯第一大股東就是央行的清算中心;第二大股東(梧桐樹)是外管局的投資平台,常常在股市裏翻雨覆雨的國家隊成員,可以理解為央行的“孫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東,也都是“央行的人”。

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在“收編”的同時苦樂不均。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友軍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相比之下,馬雲會不會感到不爽?

第三,央行通過組建網聯,把對第三方支付的控製權牢牢抓在手中

以前,由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跟各銀行對接,就出現了客戶交易央行無法監管的情況。

這很好理解:比如你使用支付寶,從自己的建行賬戶向朋友的農行賬戶轉賬。如果是傳統的銀行卡匯款,這筆錢從建行出來,進入銀聯的清算係統,然後到達農行。

但在第三方支付出現之後,不是這樣完成的。你通過支付寶從建行轉出的錢,進入了支付寶建行賬戶;然後,支付寶從自己的農行賬戶,給你的朋友打了一筆相同金額的錢。這樣,除了支付寶,沒有一個中介機構、監管機構可以看到這筆交易。這是最令央行不安的,因為央行無法監管。

所以,網聯平台是央行強加給第三方支付的一個中介機構。有人說,網絡時代是“去中介化”的,但由於“去中介”的同時完成了“去監管”,所以政府不會答應。網聯就是這樣誕生的。下圖,就是網絡、銀行、央行、第三方支付的關係圖:

此前,由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跟各銀行對接,客戶交易央行基本無法監管。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係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

時間長了,難免讓人擔心:會不會發生洗錢、套現獲利、盜取資金這樣的事?資本充足率夠不夠?會不會發生擠兌危機?這個央行原本卻無從掌握。

第四、央行通過網聯,獲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數據,這是結束“數據寡頭”壟斷的重要一步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資源,不再是石油、天然氣,而是數據。而任何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數據,是金融數據。這是各國政府都要求第一手掌握的。而按照以前的模式,央行掌握不到支付寶們的交易數據。

現在,央行設立了一個“網聯”,等於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這來了。

今年7月14日到15日召開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對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會議閉幕當天,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在一個公開論壇上出語驚人——要警惕數據寡頭!

由此可見,央行對於金融、消費大數據的重視。從目前支付發展趨勢看,銀聯代表的銀行卡支付日漸衰微,第三方移動支付才代表著未來。如果沒有網聯,未來的金融、消費大數據必將被支付寶、財付通等機構壟斷,形成數據寡頭。所以,爭奪這些數據的控製權,也是央行推出網聯的重要原因。

所以,網聯的成立,不僅是國家重拳淨化金融環境,更代表著由國家主導的中國新信用體係打響了第一槍!

三、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一位江蘇第三方支付機構高層如此評價網聯上線。

迅勐發展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目前用戶量和交易規模均為世界第一。而此前,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繞開銀聯,形成了直連銀行的現有模式。

網聯上線將對消費者帶來一定利好。“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於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C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向南都記者分析指出。

對於支付寶和財付通們來說,這當然是利空。雖然這兩大巨頭各占了接近10%的網聯股權,但失去了很多想象空間。不過,由於這些“想象空間”事關國家安全,屬於國之重器,私人企業不碰也罷。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快速興起,中國銀行業的大變革,早已開始了。互聯網的出現、BAT的崛起、第三方支付的複興,給了傳統銀行以顛覆性的一擊,也賦予了傳統銀行以改革的動力。

在科技改革和開放競爭麵前,沒有一切行業能夠永垂不朽,沒有一種商業模式能夠一勞永逸,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來源:中國新聞網、財經韜略(tttmoney8)、財經內參(mofzpy)

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號後台與我們聯係。

小微信貸,就找元寶鋪!

最後更新:2017-10-16 19:37:33

  上一篇:go 支付寶們正式被“收編”!各方影響如何?
  下一篇:go 互金新聞今日回顧:支付寶被“收編”;拍拍貸上半年淨賺逾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