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8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三因素促人民幣匯率三日漲546個基點 專家稱不具可持續性

《證券日報》記者從外匯交易中心獲悉,11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5810,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211個基點,創下10月12日以來最高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三個交易日實現上漲,累計升值546個基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國際收支情況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從具體指標來看,資本金融賬戶連續數月順差,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等數據也比較穩定,體現資本流動的狀況得到了改善。而近期美元的走弱也成為人民幣匯率走強的另一因素。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誌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匯率實現“三連漲”原因在於:一是美元顯著下跌;二是近期中國監管部門在去杠杆、防風險背景下,推出了若幹加強監管的措施,包括《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等,市場流動性趨緊,資金麵緊平衡致拆息有所上升,中美息差擴大;三是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近日較為緊張,利率異動,推升離岸人民幣價格,帶動在岸人民幣價格上升。

連平認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特征更加明顯,中國經濟保持著中高速的平穩增長態勢,國際收支方麵,中國對外投資的需求依然很大,包括中國企業、居民,未來中國對外匯的需求仍將處於上升階段。另外,中國的服務業包括金融業的不斷開放將有助於吸引資本的流入,但也不會像過去幾年那樣快速流入的態勢,而是保持相對平穩的增長。綜合來看,未來人民幣出現持續走強的可能性不大,而是受到內外部綜合因素的影響出現階段性走強或者貶值,雙向波動的特征將更加明顯,波動的彈性會更大,彈性幅度或在3%-5%。

鄂誌寰認為,從近期表現看上述三個方麵的因素均不具有可持續性,美聯儲今年12月份加息幾無懸念,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緊張的狀況有所緩解,在岸市場資金麵緊平衡的狀況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有所回軟,收益率進一步上升的機會和空間均不是很大。因此,預計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將繼續呈雙向波動、基本穩定的走勢,波動性增強為新常態。

(原標題:三因素促人民幣匯率三日漲546個基點 專家稱不具可持續性)

最後更新:2017-11-27 05:49:25

  上一篇:go “樂視致新”更名為“新樂視智家” 是否退市懸念待解
  下一篇:go “黑天鵝”不一定黑? 機構回訪股價“打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