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8
財經資訊
蘇州金盟長期虧損 信立泰執意增資為哪般?

12月5日,信立泰(002294)發布關於使用自有資金增資蘇州金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金盟”)的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5.5億元人民幣增資蘇州金盟,增資完成後,信立泰將持有蘇州金盟84.27%的股份。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14年信立泰4500萬元收購蘇州金盟24.06%股權時,蘇州金盟的業績就已經出現虧損。而在本次增資前,蘇州金盟2016年和2017年1-9月的虧損金額已經分別達到1312.98萬元和1303.81萬元。此外,這幾年來,蘇州金盟的主要產品重組人甲狀旁腺激素1-34(rhPTH1-34)凍幹粉針(以下簡稱“PTH”)和重組人角質細胞生長因子(rhKGF)凍幹粉針(以下簡稱“KGF”)的進展明顯低於預期。
業績持續虧損
本次信立泰擬增資的蘇州金盟成立於2010年。2014年11月,信立泰擬以自有資金4500萬元受讓蘇州香塘、自然人股東王舸等持有的蘇州金盟24.06%股權。完成收購後,信立泰又以自有資金對蘇州金盟進行增資1.5億,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股權變為58.6%。截至2015年9月,上述增資已經完成。
2017年12月,信立泰擬再次對蘇州金盟進行增資,此次增資金額達到5.5億元,其中計入蘇州金盟的實收資本為1.32億元,計入資本金公積為4.18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後,信立泰持有蘇州金盟84.27%的股份。
信立泰如此青睞有加的蘇州金盟業績究竟如何呢?事實上,早在信立泰收購該公司時其業績就處於虧損狀態。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和2014年1-9月,蘇州金盟營業收入均為0,淨利潤分別為-1586.49萬元和-1295.49萬元。該公司截至2013年底的所有者權益為2813.51萬元,當初信立泰以5500萬收購其24.06%股權,其收購溢價就已經高達7.12倍了。
然而,在信立泰收購之後蘇州金盟的業績也未得到明顯改善,2015年實現的營業收入仍然為0,隻是虧損有所減少,當年淨利潤為-348.2萬元。
2016年和2017年1-9月,蘇州金盟雖然終於有了一點微薄的收入,分別為1.86萬元和0.95萬元,但是其虧損突然再次加大,分別虧損1312.98萬元和1303.81萬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的虧損已經和去年持平,顯示出公司經營情況的惡化。
對於蘇州金盟為何長期處於虧損?信立泰董秘辦在給《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提綱回複函中這樣表示,“由於蘇州金盟多個產品尚處於臨床研發階段,未生產銷售,故‘連續虧損’。”
在研產品進展緩慢
事實上,針對信立泰上述所指的“蘇州金盟多個產品尚處於臨床研發階段”的說法,《證券日報》記者經過核實發現,蘇州金盟多個產品的研發進度明顯低於預期。
早在信立泰2014年收購蘇州金盟時就曾表示“蘇州金盟具有豐富的產品管線和強大的預期收益能力”。這其中豐富的產品線就包括了PTH和KGF.2014年時,PTH產品正在3期臨床中,信立泰預計2015年下半年可報批生產,預計2017年初獲得生產批件;KGF在2014年已完成2期臨床,預計2016年底報批生產,2017年初獲得生產批件。
但是《證券日報》記者在信立泰2016年年報裏看到,截至2016年底,PTH才完成3期臨床試驗,預將申報生產;KGF才完成2期研究,公司將加快3期臨床試驗的推進。顯然,這一進度比之前預期的相差甚遠。
對此問題,信立泰方麵給出的解釋是,“2015年7月以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陸續出台了藥品臨床試驗及注冊的相關法規,整個醫藥行業的產品研發、注冊申報進度放緩。”信立泰稱,“上述兩個產品,金盟應新的法規要求,進一步完善了部分藥學試驗和補充部分試驗。此外KGF項目,在III期臨床試驗樣品生產之前,又增加開展了工藝的優化和工藝規模的放大等研究工作,確保產品III期臨床試驗樣品的生產工藝穩定;同時保證按照上市工藝和上市規模生產III期臨床樣品,確保滿足新的生物製品相關法規要求。因此項目申報進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由於蘇州金盟在研產品進展緩慢,公司持續虧損的情況或仍將持續,而這對信立泰來說無疑將產生一定的負麵影響。
最後更新:2017-12-19 19: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