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6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國企動力體係變革進入關鍵時期

十九大報告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進行了具體闡釋。報告指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係,著力構建市場機製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製。

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的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國有企業動力體係變革將進入關鍵時期。國有企業作為建設現代經濟體係的主體之一,應建立國企變革七大動力體係,以期與現代經濟體係相適應。

在改革主線層麵,要形成國企供給與需求平衡的新體係。以製造業為主的企業供給體係質量的全麵提升,恰恰是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基本標誌。首先,要繼續去產能、去杠杆、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進一步發揮和釋放“長板”優勢,協調平衡發展;其次,要圍繞“建設製造強國”謀篇布局,通過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積極培育新增長點;三是圍繞“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攻關克難,重塑和發展具有國際標準和國際競爭力的傳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時,培育若幹世界級的以國有企業集團為主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在產業創新動力機製層麵,要形成科學合理的新舊動能轉換體係。在不同地區的產業內和產業間,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創新驅動的作用,加速改造升級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孕育並引領現代產業體係的發展。

在企業組織層麵,形成國資改革與國企改革協同體係。如果國資改革與國企改革相互匹配,將形成良好的經濟發展生態。國資委要以管資本為主,充分放權授權,讓投資經營公司加快發展,促使企業更充分地走向市場。今後要延續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的良好局麵。

在微觀主體層麵,形成企業內部活力旺盛的現代企業體係。企業不僅要變革落後的管理方式、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分配方式,更重要的是建立現代企業製度,最終實現內部能上能下、能多能少、能進能出的良性循環局麵,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在企業經濟製度層麵,形成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合作共贏新體係。目前,我國具有強大而厚實的社會資本,要加大國有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力度,形成公有製經濟與非公有製經濟協同有序發展的良好經濟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係,必須充分反映“兩個毫不動搖”基本經濟製度的要求,充分發揮多元包容、混合一體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製度優勢”。

在經濟發展生態層麵,形成市場、企業、政府新型協同共生體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做到“市場機製有效,宏觀調控有度”,從而使“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達到辯證統一。

在企業投資層麵,形成金融推動實體經濟、虛實共生發展的經濟體係。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金融體製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目前,國企證券化金融資產的比重和規模正在增大。國有企業要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發展現代金融,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從總體思路來看,社會主義現代經濟體係與社會主義現代企業製度是相輔相生的完整體係。現代企業製度既是建設現代經濟體係的製度支撐,也是現代經濟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以上七個方麵的體係建設,應在新時期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原標題:國企動力體係變革進入關鍵時期)

最後更新:2017-11-08 04:34:25

  上一篇:go 實體經濟迎一攬子政策利好 多舉措引導社會資本聚力
  下一篇:go 第三批混改試點招地方國企入夥 26家地方上市國企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