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
財經資訊
區域乳企掀上市潮 競爭加劇欲借力資本站穩腳跟
9月29日,新希望乳業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又一家區域型乳企正式叩響A股大門。
除新希望乳業,今年下半年,已先後有河北君樂寶乳業、南京衛崗乳業、四川菊樂食品、重慶光大乳業宣布籌備登陸A股。
而在上遊原奶價格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區域型乳企為何紛紛宣布上市計劃?分析人士指出,我國乳製品行業經過快速發展階段的市場淘汰整合,以伊利、蒙牛、光明等公司為代表的全國性乳企在銷售網絡、營收水平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麵都已遙遙領先,隨市場競爭加劇,區域型乳企欲借力資本的力量來破解發展難題。
各地區域乳企齊謀IPO
2017年對於區域乳企可謂不平凡的一年,先有現代牧業被蒙牛收購,後有東北區域龍頭乳企輝山乳業股價暴跌麵臨重組,再有中國聖牧被伊利收購失敗之後,股價大跌、上半年利潤大跌超九成。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區域乳企對於上市的熱情。在目前IPO常態化的背景下,已有多家區域型乳業披露了登陸A股的計劃或意向。
除新希望乳業外,8月19日,均瑤集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瑤乳業)宣布,公司已接受國泰君安證券和愛建證券的輔導,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均瑤乳業是上海均瑤集團旗下乳製品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味動力乳酸菌”“味動力六種堅果”等乳製品。目前其擁有宜昌、當陽、唐山、蚌埠等四個生產基地,重點布局於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蘇省、廣東省等省市。
7月21日,重慶證監局披露,重慶光大集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光大乳業)已與西南證券簽訂輔導協議,擬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6月23日,四川監管局也披露了《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基本情況表》,宣布菊樂食品正由華安證券輔導相關上市事宜。除了上述公司之外,河北君樂寶乳業、南京的衛崗乳業等區域乳企也在籌備上市事宜。
區域乳企為何選擇紮堆上市?10日下午,高級乳業研究員宋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乳製品市場已經形成了全國一線品牌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同時市場集中度不斷向龍頭聚集。區域型乳企爭相上市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一方麵,上市後可以融資、擴大生產規模,為自己爭取一個有利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麵,上市以後即使被兼並掉,也可以賣個好價錢。
同日受訪的乳業專家王丁棉也稱,區域型乳企紮堆上市,有部分企業是為了做大規模的需要,但是不排除有部分區域性乳企是為了上市而上市。
低溫奶市場競爭將加劇
目前,國內乳業市場格局已基本成型。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兩大全國性乳企憑借其奶源優勢和先發優勢,主打常溫奶品牌。通過十餘年的快速發展在銷售網絡,營收水平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麵都已經遙遙領先。而新希望乳業和三元股份為代表的區域型乳企則憑借地方品牌知名度和低溫奶產品,與之形成錯位競爭。
隨著常溫奶市場增速的放緩,蒙牛等巨頭也將目光投向了低溫奶市場。根據中國奶業協會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常溫奶增速就明顯放緩,其中常溫奶的增速隻有2.7%,而低溫巴氏奶則保持著24.3%的高速增長。
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常溫奶和低溫奶的比例大致是在7:3左右,而幾年前,這一比例為8:2左右,未來兩者的比例甚至有可能會達到6:4的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全國性乳企巨頭也開始涉足低溫奶領域。6月19日,已被蒙牛乳業控股後的現代牧業(01117,HK)發布公告,宣布與蒙牛乳業簽署合作協議,為後者代加工低溫巴氏奶等產品。在今年8月31日蒙牛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蒙牛總裁盧敏放也麵對數百名投資者表示“低溫巴氏奶將成為蒙牛未來發力的方向之一。”
全國乳企涉足低溫巴氏奶,這對於區域乳企而言無疑是一個壞消息。宋亮認為,“伊利、蒙牛等巨頭進入低溫奶市場可以進一步發揮與常溫奶產品的協同效益,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強,這肯定是會擠壓區域性乳企的,導致競爭進一步加劇。”
不過,宋亮也表示,由於低溫巴氏奶需要高品質的分布式奶源和冷鏈物流配送儲運體係配合,全國性乳企在這些方麵還有所欠缺,所以,目前還給區域型乳企留有一定的機會。
(原標題:區域乳企掀上市潮 競爭加劇欲借力資本站穩腳跟)
最後更新:2017-10-11 02: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