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4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四季度製造業開局趨弱 生產受限環保清查

“成本漲了很多,今年以來不僅包裝紙價格翻倍,人工現在也在不斷上漲!”廣東東莞一家玩具外貿企業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感慨道。據他向記者介紹,今年紙張價格高峰時期翻了一倍還多,雖然現在降了一點,但相比年初仍上漲90%;同時,人力成本也不斷上漲,下半年以來人工工資就上漲了10%。

類似中小型企業麵臨的成本壓力在新近發布的製造業PMI指數中已經有所反映:10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製造業PMI為51.6%。總體數據雖比9月回落0.8個百分點,但仍高於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3.1%,比9月回落0.7個百分點,雖有放緩,也仍繼續位於擴張區間。然而中、小型企業PMI為49.8%和49.0%,分別比9月下降1.3個和0.4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以下。

受訪經濟界專家表示,大型企業較多受益於工業品價格上漲以及議價能力較強,因此依然維持較高的景氣度;但中型和小型企業PMI指數都已經回落到50以下,考慮到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並集中於中下遊行業,因此麵臨生產成本和融資成本方麵的困難不小。

景氣轉弱

10月製造業PMI為51.6%,較9月回落0.8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0.4個百分點,連續第15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之上。

在構成PMI指數的五項指數中,生產、新訂單、原材料庫存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就業指數與上個月持平,而供應商配送時間(逆指數)有所改善。受9月PMI基數較高、“十一”長假性因素等影響,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在連續三個月上升後有所回落,分別為53.4%和52.9%,低於9月1.3個和1.9個百分點,但均高於去年同期。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0.1%和50.3%,分別比9月回落1.2個和0.8個百分點,維持在榮枯線之上。

“10月PMI指數小幅回落基本符合預期。”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這主要源於一方麵政府對環保治理力度沒有下降,整治和關停高耗能、高汙染企業的行動仍在進行中;另一方麵工業品補庫存以及海外需求進入第4季度後開始有所放緩。

考慮到PMI是一個環比景氣調查指數,9月PMI指數出現大幅跳升對10月PMI會產生一定高基數效應 .

對於10月PMI的主要變化,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也解讀稱,一是生產和市場需求增速有所放慢;二是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生產經營活動趨緩;三是進出口仍保持擴張;四是高端製造業、消費品相關製造業增長動能持續釋放。

生產高頻數據顯示,10月主要電廠煤耗同比增長減速 。受環保政策收緊的影響,10月大中型鋼廠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大幅回落、低於9月和去年同期,粗鋼產量同比增速也有所回落。

瑞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發給記者的分析稱,10月統計局PMI顯示製造業生產疲弱,可能是因為各地開始推進大氣汙染治理,抑製了企業新訂單、並造成企業限產。四季度初的工業生產活動可能有所走弱,符合前三季度的季節性趨勢,她預估10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速可能放緩至6.2%。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3.1%,比9月回落0.7個百分點,雖有放緩,但仍繼續位於擴張區間。然而中、小型企業PMI為49.8%和49.0%,分別比9月下降1.3和0.4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以下。可以看出,大型企業的運行情況明顯好於中小企業。

華鑫證券分析師曹愻川表示,從今年以來公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營數據中可以發現,大中型企業的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速及虧損企業家數表現均好於總體平均水平。顯示伴隨著產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大中型尤其是大型企業的經營效益不斷提升,發展狀況好於行業平均。

同期,渣打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顯示,10月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經營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放緩,SMEI指數由9月的56.2下滑至55.2。同時,中小企業投資意願穩定在相對較低水平。10月投資現狀指標較9月下降0.8個百分點,而預期指標與上月持平。

不過,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意願正在迎來改善。渣打報告顯示, 10月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意願指標較9月上升1.2個百分點至51.2,表明中小企業銀行貸款環境略有改善。“9月底國務院決定將通過減稅和定向降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有望為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提供一定的支撐。”渣打預計。

近兩月,部分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回落,但傳導至實體經濟仍需要一段時間,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成本壓力有望得到逐步緩解。

環保清查

除技術和季節性的因素,正在進行的大氣汙染治理行動也對工業生產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的第二輪環保督察為2016年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第三輪環保督察為2017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四輪環保督察為8月中上旬至9月中上旬。與之對應的是今年生產數據存在季末衝高、季初回落的異常現象。來自方正證券統計,今年以來製造業PMI呈現出季末(3、6、9月)偏高,季初(4、7、10月)回落的異常特征(工業生產數據也存在同樣的異常波動現象),分項中的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均存在同樣的異常波動現象。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這可能跟環保督察影響企業生產節奏有關,這也就意味著對單月數據的波動不宜過度解讀,采取季度平滑處理後的數據經濟景氣較強

眼下進入11月,又要開始采暖季環保限產,“2+26”城市10月底前要完成違法“小散亂汙”企業依法取締工作和“禁煤區”建設任務等。

所謂“2+26”城市是指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台、邯鄲,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

“環保限產較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節奏,從而導致了季初回落、季末衝高的異常現象。製造業PMI生產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以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都呈現出這一特點間接上也驗證了這一解釋的一致性。” 任澤平指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環保限產的影響,今年工業企業利潤整體依然保持較高增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 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8%,比1~8 月加快1.2 個百分點。其中9 月單月同比增長27.7%,比8 月加快3.7 個百分點。

而這一增速的取得,還是在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生產經營活動趨緩的背景下實現的。據統計,高耗能行業PMI為49.2%,比9月下降2.1個百分點,落至臨界點以下。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PMI降幅明顯。

“10月北方省份開始推進京津冀秋冬大氣汙染治理,方案所涉及的‘2+26’城市的工業生產和建築活動可能受到一定拖累,不過其他地區工業活動或有所提速,可以部分抵消上述拖累。”汪濤表示。

(原標題:四季度製造業開局趨弱 生產受限環保清查 環保清查擾動生產)

最後更新:2017-11-05 01:33:44

  上一篇:go 營收與淨利“腰斬” 九鼎投資六成股權對外質押
  下一篇:go 122屆廣交會采購商和成交額雙增 外貿回穩向好勢頭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