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年末“高送轉”這些個股潛力大 還需提防股東減持

A股市場的概念炒作曆來喜新厭舊,但有一個題材卻可以從年初炒到年尾,從搶權炒到填權,那就是高送轉。

而每年的年報高送轉,其炒作力度又強於中報高送轉。作為A股年末行情的重要內容之一, 高送轉概念股通常啟動於每年的四季度,並於年報披露期達到高潮。

同時,不少分析師也指出,四季度是投資者尋找高送轉潛力股,布局年報行情的重要時間窗口。

這些個股有高送轉潛力

高送轉,是指上市公司大比例派送紅股或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行為。一般把利潤分配預案中每10股送或轉增5股以上的看作為高送轉。實際上,高送轉並不能增加股東權益,因為雖然公司股本總數擴大了,但每股價格會相應攤薄。

比如,原來你持有100股,每股100元的股票,每10股送10股之後,你的持股數就變成了200股,但股價相應會變成50元,所以你持有的股票總價值仍舊是1萬元。

由此來看,高送轉隻是一個數字遊戲,對於公司的實質經營沒有任何影響,但不少投資者認為,高送轉改變了股票的流動性,股價降低了,看上更便宜,也容易吸引到更多的資金,所以往往被解讀為一種利好,並形成了所謂的高送轉行情。

那應該如何把握2017年報的高送轉行情?

渤海證券分析師宋暘表示,高送轉題材股有可能出現三波行情:第一波是預案公布之前的的預熱行情,第二波是預案公布之後到具體實施的搶權行情,第三波是送轉實施之後的填權行情。其中,預熱行情出現概率最大,而且沒有前期獲利盤壓力,行情走勢也最勐,當然操作難度也最大。因為無法提前知曉高送轉消息,很多時候全靠猜,不過就算猜也還是有跡可循的。

從過往經驗來看,具備高送轉潛力的股票,主要關注“四高一低”五大指標:

一是有較高的每股未分配利潤,

二是有較高的每股資本公積金,

三是每股淨資產較高,

四是股價本身較高,

五是總股本較小有較強的股本擴張訴求。

時報君以股價在40元以上、總股本在2億股以下、每股資本公積金和每股未分配利潤分別在4元和3元以上,每股淨資產在10元以上為篩選條件,選出了54隻有高送轉潛力的個股,具體名單如下:

(注明:財務指標數據均取2017年三季報)

從篩選出來的個股來看,其中有40隻為上市不滿一年的次新股。

根據海通證券分析師馮佳睿的高送轉預測模型,未來6個月內存在解禁的股票,且機構持股比例較高,一般大股東或者機構有做高市值的欲望, 所以高送轉的意願會更強。

以下是未來6個月有解禁需求,且機構持股比例超過10%,總股本在2億股以下,限售A股超過1億股,且剔除距離首發上市日超過5年的股票:

高送轉背後警惕股東減持

有一些公司頻推“高送轉”其實另有目的,是為了掩護大股東減持。

網宿科技為例,今年3月13日晚間,網宿科技披露2016年利潤分配方案顯示,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派發現金股利2.5元(含稅)。同時,實控人陳寶珍、董事儲敏健分別計劃未來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500萬股(占總股本的0.62%)、225萬股(占總股本的0.28%)。結果,3月14日、3月15日,公司股價分別下跌9.91%、4.31%。

今年3月,證監會再次強調,“送轉股”屬於公司自治範疇,但是部分“內部人”將“高送轉”作為掩護其減持的工具,還伴生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

今年4月,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也指出資本市場的幾種亂象,其中就包括“用高送轉來助長股價投機”。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24日,深交所修改了高送轉方案的公告格式,要求上市公司“高送轉”利潤分配和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時候,應當向提議人、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問詢高比例送轉方案披露後6個月內是否存在減持計劃。若是,應當披露擬減持數量及方式等內容。若沒有,應當明確披露不存在減持計劃。提議人、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應當將其作為承諾事項予以遵守。原則上不支持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淨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公司進行高比例送轉。

所以,投資者一定要睜大眼睛,看看高送轉背後是否有股東減持計劃。

(原標題:年末“高送轉”這些個股潛力大 還需提防股東減持)

最後更新:2017-11-15 22:49:21

  上一篇:go 標普500能源指數下跌1.2% 因油價連續第四天下跌
  下一篇:go 混改再掀熱潮:第三批31家名單敲定 地方國企正式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