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財經資訊
QFII“重倉”城商行有玄機 消費藍籌是“真愛”
QFII進入中國已有15個年頭。作為最早進入 A股市場的境外投資者,QFII投資A股的總市值為1343億元,占所有外資持有A股金額的13.15%,在外資市場占有重要地位。此外,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已披露完畢,一向作為投資風向標的QFII,在三季度對A股的布局也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
QFII“重倉”銀行股 政策因素明顯
數據顯示,在已公布三季報的3510家上市公司中,QFII三季度重倉的有273家,較二季度的268家,增加了5家,新進81家,剔除76家。
持股數量方麵,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占據了QFII第三季度持倉數量的前三位,數量分別為24.9億股、12.68億股和6.9億股,美的集團和深圳機場分別以1.86億股和1.39億股位列第四、五位。不僅如此,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的身影也出現在了QFII三季度增持的前三位。在持股市值方麵,北京銀行以185.72億元,也位居QFII持倉金額榜首。QFII持倉金額前五位還有貴州茅台、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和美的集團。
數據顯示,銀行板塊連續多年受QFII青睞,就2017年以來QFII重倉股的情況來看,城市商業銀行明顯更受QFII偏愛。“如果剔除掉高送轉因素,北京銀行和南京銀行被QFII持股的數量並未發生很大的變化,寧波銀行的前十大股東中,QFII持股數量也未發生改變”,某證券研究員葉文輝對紅刊財經記者表示。但是,如果不考慮增持,單從QFII持倉數量角度來看,城商行也名列前茅。對此,葉文輝分析道,許多QFII都是戰略投資者的身份,“每家城商行過去在改革上市的時候,基本都會被要求引進戰略投資者。因此,很多城商行選擇引進外資機構,利用外資銀行的管理經驗,來提升中國銀行的管理水平,所以持倉城商行的QFII不同於一般的海外資產管理機構或基金公司”。
QFII“偏愛”大藍籌 周期股被“打入冷宮”
排除掉政策因素和高送轉因素,業績優異的消費藍籌股,才是真正獲得QFII“偏愛”的領域。按照申萬三級行業分類統計,QFII持有醫藥、汽車零部件、物流、白酒等行業中個股的數量均不低於5隻,而且持股數量較二季度均有所增長。根據不完全統計,QFII持有消費領域的相關個股約80隻,占QFII三季度全部持股數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QFII重倉的前10隻個股中,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五糧液等大消費股的身影均有出現。而且,在前三季度,這類消費股的業績表現都十分亮眼(見表1)。以美的集團為例,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49.98億元,同比增長17.1%。
表1:QFII重倉消費股的業績表現
但是從QFII持股比例變動角度來看,藍籌股內部卻出現了分化(見表2)。在眾多藍籌股中,醫藥行業更加吸引QFII的“眼球”。在QFII持股比例增加的65隻個股中,有6隻個股屬於醫藥行業。這六隻個股分別為恩華醫藥、華潤三九、創新醫療、興齊眼藥、華海藥業和恒瑞醫藥,QFII占其流通股的比例分別增加了1.6%、1.54%、1.51%、0.6%、0.48%和0.42%。對於醫藥板塊未來的上漲空間,多位基金經理上周向紅刊財經表示,在業績改善和超跌回升的驅動下,醫藥板塊的上漲還會繼續,仍具有配置價值。
相較於醫藥行業被集體看好,白酒和家用電器板塊分化比較嚴重,貴州茅台、格力電器、老板電器、美的集團等個股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增持,而五糧液、飛科電器、蘇泊爾等個股卻出現了QFII“撤離”的跡象。對於這種分化的現象,投資人李明(化名)對紅刊財經記者表示,“QFII雖然是價值投資的踐行者,但是對於股價漲幅過大的個股,QFII也使用小部分資金進行逢高賣出。所以,從大方向上,QFII並不存在放棄大藍籌的行為”。東興證券研究員宋勁也認為,“在微觀角度,每隻QFII都具有獨特的操作風格,目前有一小部分的QFII也開始低買高賣,投資風格接近於國內的投資公司,所以在個股上有資金流出也是正常現象”。
表2:QFII三季度持股比例增加的藍籌股
此外,食品零售、交通運輸和電子芯片也成了QFII的“新寵”,永輝超市、寧波港、東尼電子等均在81家新進個股之列。在76家被剔除的個股中,第二季度表現較好的周期股首當其衝,其中不乏冀東水泥、贛鋒鋰業、方大特鋼和杭鋼股份等強周期股。除周期股外,地產股也被“打入冷宮”,例如世聯行、京能置業等(見表3).
表3:QFII3季度可能清倉的持股市值超過1億的個股
QFII四季度開啟調研 未來配置風向略有顯現
進入第四季度,已有部分QFII率先開啟了調研的腳步。在第三季度重倉A股的77家QFII中,有6家機構在10月份調研了A股上市公司,其中不乏摩根士丹利、美林國際這類國際知名投資機構。被調研的9家上市公司在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都有良好的表現,業績表現最好的翰宇藥業和海康威視被QFII調研了兩次(見表4).
摩根士丹利調研了3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海康威視、尚品宅配和歌爾股份。可見目前摩根士丹利對於科技含量較高的電子類公司比較青睞。美林銀行同樣也調研了海康威視,此外還有服裝公司森馬服飾。IDG資本和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調研了翰宇藥業,值得注意的是,翰宇藥業在此前從未被QFII重倉過。據了解,公司擁有有效治療肝硬化出血藥物——注射用特利加壓素,市場占有份額超過80%。
表4:10月QFII調研情況表
(原標題:QFII“重倉”城商行有玄機 ?消費藍籌是“真愛”)
最後更新:2017-11-12 03:48:50